农夫家的小娇娘_作者:假面的盛宴(446)

  桂丫也是早年有些亏空,才会这样。

  卢娇月倒是提出可以帮忙,只可惜被二房两口子拒绝了。她那边还有个小奶娃,程婆子日里给她搭手,小糙忙着做些琐碎活,哪有人手能空出来。

  正当二房一家人发愁打算先丢开一处生意时,周进给出了个主意。

  这已经是周进第二次和二房家说买个铺子的事了,卢明海听完后沉默下来。

  “买铺子不怕会亏本,自己不用还能收租,而且有个铺子在外面雇人也方便一些,到时候家里的人就不用这么忙了。”周进分析道。

  “咱们乡下人做活儿,哪还有雇人的,没得赚来钱只够付人家工钱。”梅氏cha了一句道。她毕竟是个妇人家,眼界也是有限的。

  卢娇月不赞同这种说法:“既然开铺子,生意肯定是比以前好,赚来的钱足够雇人。而且娘,你和爹也总不能就这么亲力亲为,慢慢的你们年纪也大了,还这么辛苦可不成。”

  桂丫眼光闪了闪,“我觉得月儿和进子的说法成。爹、娘,其实我早就在想这件事了,咱们这风chuī雨淋日日不拉,人辛苦不说,偶尔天气不好还耽误许多生意。就不提年前最冷的那一个多月了,平时碰到扯连yīn雨的时候,咱们就得困守在家,这一天下来要耽误多少生意。能把这生意捡起来,不用一年咱们就能多赚个铺子钱,雇人也自然不在话下。”

  梅氏也沉默下来,不用儿媳妇说她也知道。说是一年到头,实则一年十二个月,他们顶多也就只能做八、九个月的生意,剩下那三个多月近四个月,大雪封山那段时间是没办法出去的。另外总有会下雨的时候,乡下的土路经不起水泡,但凡雨势稍微大些,过着下雨的时间超过一天,那路就不能走人。

  “他爹,你看呢?”她有些犹豫,不禁望向卢明海。

  “咱家现在有多少钱?”卢明海问道。

  梅氏在心里算了一下,“不到一百两银子,零零碎碎加起来差不多有九十多两。”这是二房近一年攒下来的,早先没分家,之后分家连着嫁女儿起房子娶媳妇,供两个儿子读书,又花去不少,能攒下这些来已是极为不错的了,说明二房家的生意真是个好买卖。要知道乡下人赚钱不易,像早先卢家没分家的时候,一大家子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不吃不喝,也攒不下来这么多银子。

  卢明海皱眉道:“这点银子还不够买铺子,我之前也打听过,像咱们在县里摆摊的那条街上,一个前后两进的小铺子差不多要一百五十两银子。”听他这话,说明他平时估计也没少朝这个方向打主意。

  其实想想也是,随着家里开始做生意,卢明海的眼界也是越来越宽,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拘泥于乡下人就只有种地这么一条出路。

  尤其自打秦秀才说卢广智好生学上两年,下场考个秀才不在话下,他的心思就渐渐的多了起来。读书有多么费银子,卢明海虽没有见识过,但想也知道。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真不是那个料也就罢,可若是个有出息的,家里定然是要供下去的。

  供下去就得银子,而银子得赚。

  “若家里真打算买铺子,我手头有银子,到时候可以……”

  还没等周进将话讲完,就被卢明海打断了,“咱家可不没有找女婿要银子使的道理,你有是你有的事,咱家不能要你的银子。”

  卢娇月cha嘴道:“咋就不能了,又不是不还,爹你要真是想买铺子,就去买。你不要咱家银子,那就借,等家里有了再还就是。”

  “就是爹,咱们都不是外人。”周进跟在后面说。

  二房两口子对视一眼,又去看儿子媳妇,之后卢明海才对女儿女婿说:“进子有这个心,我这个做岳父的先在这里谢了,只是如今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说这个还有些嫌早。”

  卢娇月忙道:“爹,这事可耽误不得,嫂子如今大着肚子,咱家的生意又不能不做。等铺子买了,咱们就能雇两个能gān的活计,到时候你和我大哥都能清闲一些。让我想最好在县里和镇上都买一个,这样一来以后的事就更少了,你和大哥就管着往那边送货,东西由伙计卖就成。就算不放心,找个人在旁边盯着,我嫂子如今只是不适合在县里镇上和家里来来回回跑,看着人gān活应该是没问题。”

  梅氏斥她:“瞧你这口气大的,买铺子跟买白崧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