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_作者:袖唐(20)

2016-12-01 袖唐

  医,自古以来都受人尊重,试问谁不怕老、病、死?像冉颜这样能“起死回生”的人,自然而然地便会令人心中敬畏。

  村里的蒙馆,只是一间阔两丈的房舍,亦如民居一样,沿水而建,屋前没有院子,屋后也没有通向河里的阶梯,而是伸出约莫三尺宽的水台,水台上有一圈杨木围栏,看颜色,也就是近两日才钉上去的。

  唐朝的房屋普遍低矮,而这个蒙馆却比民居稍高一些,修建也算过得去,可见村人对教育的重视。

  晚绿探头往屋内看,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几后跪坐着大大小小的孩童,正摇头晃脑地随着桑辰背诵千字文,最小的孩子恐怕连路都走得不大稳便,别说跽坐,便是站在那儿,也刚好能够使用矮几而已。但那一脸严肃地端着本书,因着手太小,端着甚是吃力,孩子拧着小小的眉头,小嘴也和着大流的声音一动一动,颇有样子,虽然,他手中那书拿反了。

  而那日被晚绿弄哭的平小郎,却正趴在席上睡回笼觉,口水都流到了腮上,小嘴不时吧嗒吧嗒着,恐是梦到了好吃的。

  还有三个半大孩子拿着小树枝,私下里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一个女孩儿时不时地偷瞄那个认真背书的少年,另外一个男娃娃气鼓鼓地去揪她头发……

  一间小小的蒙馆里,jī飞狗跳,好不热闹。

  而那桑辰却似乎根本不知道,兀自闭着眼睛,摇头晃脑,比任何人都认真沉醉。

  晚绿捂嘴偷笑,压低声音道:“我却不知道,原来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蒙馆呢!”

  冉颜站在外面静静等候,看着桑辰那陶醉的模样,打断他都觉得残忍。冉颜纵使心中急切,但她办事一向讲原则,也就站在门外,等到他们的早读结束。

  千字文,顾名思义,千字而已,但这些孩童年龄不齐,有的学完了,有的还只学了几句,于是桑辰便领着他们通篇背诵了两遍,又将前半部分背诵两遍,最后又只背前几句。

  全部背完以后,桑辰着重讲了前半段。

  在这段时间内,蒙馆前也是热闹非凡。几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弓着身子轻车熟路地沿着墙根,悄悄往窗前去,看上去是一拨的,其实不然,因为冉颜发现,她们的小动作之中,常常饱含敌意,不是我“无意”踩你一下,便是你“不慎”踹我一脚。

  那几个姑娘明显是常常过来,快要到达窗前时,忽然看见大剌剌站在门口的冉颜,均是神qíng一怔,旋即目光中或是轻蔑或是仇视。

  屋内声音一停,冉颜淡淡收回目光,是以晚绿过去请桑辰出来。

  晚绿不满那几个姑娘不知礼数,竟然对自家娘子不敬,也起了戏谑之心,手脚快得很,几乎是冉颜刚刚示意,她便已经站在门口,伸手轻叩门扉,“桑先生,奴婢是冉府的晚绿,我家娘子有些重要事qíng想请教桑先生,请先生行个方便。”

  那几个姑娘脸色腾地一红,恨恨地瞪了晚绿背影一眼,便如一窝兔子似的跳了起来,四下奔去。

  冉颜看着几个活泼的姑娘,不禁浅笑,看来这位桑先生极是受欢迎呢!

  第12章 澄泥砚

  顿了片刻,蒙馆的门被打开,桑辰一身gān净的布袍,虽说旧了些,却十分gān净清慡,一双清亮的眼眸,宛若水洗过的碧空,清透纯澈之中有些迷惑地望向晚绿。

  晚绿被他这样的神qíng晃得一晕,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一时红着脸,求助似的看向冉颜。

  在静静等候的这一段时间,冉颜已经足够冷静,心里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不打算làng费时间,遂直截了当地问道:“这方砚台,你从何处得来?”

  桑辰目光转移到那只砚台上,腼腆地一笑,“这是在下做的,周三郎是在下的学生,娘子救了他,在下理应道谢,只是在下身无长物……见笑了。”

  “你做的?”冉颜心qíng复杂,倒也算不上太失落,有个世外高人指点迷津之类,约莫只会在电视中出现,她本就没抱多大希望。

  她穿过来时是被砚台先砸到,然后被人拧断颈椎,用砚台砸一下后脑勺容易,可若要再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能够jīng准拿住人的第一根颈椎骨,快准狠地拧断,恐怕并不容易。况且真的拧断了,又有谁能够保证她一定能够穿回去?

  这些事qíng,冉颜早就想得透彻,只是出现一丝似有若无的机会时,就会忍不住想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