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_作者:袖唐(262)

2016-12-01 袖唐

  冉闻兀自把萧颂的话反复咀嚼即便,也品出些味道了,他那句话的意思大体就是:桑随远可就是喜欢你闺女的这份直慡,若是真的改了,桑随远许就不喜欢了。

  冉颜看了萧颂一眼,她自然明白,他的一句话给自己省去了多少麻烦。

  箫声本就带着空灵苍凉的意味,这首曲的曲调舒展,似远在深山,偶似入幽谷的空明,又有一种豪放苍凉悠远之感。

  萧颂低垂着眼,深刻的五官显得柔和起来,即便如此却气势未减,便如他所chuī的这个曲调,整体柔和,却开阔无比。眼前宛如能看见气象万千、恢宏壮观的塞外风景。

  人与曲合为一,卸去种种伪装、算计、yīn险的萧颂,便如生在绝壁的劲松一般,古朴、坚毅挺拔。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箫声已停,却仍然良久地扣人心弦,回味无穷。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chuī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冉颜脑海里莫名地便冒出这首诗来,这样好的曲子,不由得她不赞叹。

  冉颜冷而缓的声音念出这首格调高绝、气象阔大的《关山月》,加之方才萧颂曲声所带来的震撼,令几人静默片刻,冉云生才激动地一抚掌道:“好曲,好诗。”

  萧颂将手中的箫递还给冉颜,神qíng若有所思。

  “萧侍郎从前曾在边塞从军,因此对边塞感触颇深,得此意境倒是在qíng理之中,但阿颜从未去过边塞,竟也能作出这样绝妙的诗,我家阿颜实在是旷世奇才。”冉云生兴奋地拉着冉颜跽坐在刚刚铺好的毡子上。

  萧颂收回神思,目光盯着冉云生与冉颜握着的手,心里酸溜溜地直冒泡,还有那句“我家阿颜”,直接令他一向带了三分笑意的面上有片刻的僵硬。

  “十哥莫要夸赞,这首诗……是……”冉颜一抬头看见了刘青松正背着大箱子颤悠悠地过来,接着道:“是听刘青松刘医生吟诵的,他说是一位叫李白的郎君所作。”

  所谓祸水东引,冉颜这几句话一出,导致刘青松一脚才踏入水榭,便被冉云生追问此事,萧颂也很有兴趣知道,刘青松什么时候私下跟冉颜吟过这首诗。

  “《关山月》?李白?”刘青松一头雾水,但看了一眼冉颜,就知道是她不小心闯祸了,当下大腿一拍,便开始唾沫横飞地讲起了李白的事迹,“李白的父亲叫李客,是陇西成纪人,他的父亲在边塞经商,我也是偶然一回遇见的,此人惊才绝艳……”

  刘青松舌灿生花,讲得忘乎所以,开始扯到了李唐王室,冉颜听着听着觉得他再讲下去恐怕就露馅了,立刻gān咳了一声,缓缓出声道:“歌蓝,泡茶来,我的那杯不要加别的香料。”

  第140章 你这是表白,还是调戏?

  刘青松好歹抓回了话题,但说李白和李唐王室有关的事qíng已经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以萧颂的敏锐,必然会察觉其中不对,冉颜忧虑地看着刘青松。

  刘青松往冉云生身边凑了凑,极其厚颜无耻地道:“这是我新构思的话本子,怎么样,这个故事会不会受欢迎?”

  冉云生愣了一下,道:“刘医生说的有根有据,我还道是真人真事,原来只是话本子,故事当真是好故事,便单这一首诗,已经能令文坛哗然了。”

  萧颂心中虽有疑问,却并未真正往心里去,因为刘青松平素也胡说八道惯了,时常也冒出一些令人惊艳的故事、诗词,这次只不过是更加出彩罢了。

  他心底想更多的是,回去要好好拷问一下,他什么时候跟冉颜这么熟了?

  冉闻看着冉颜,心中越来越诧然,这个沉静冷然的女孩当真是自己那个柔柔弱弱的女儿?

  刘青松早已经忘了来意,兴奋地与冉云生聊起了话本子的事qíng,以及他在长安坊间多少多少个爱慕者云云。

  那厢聊得热烈,萧颂含笑看向冉颜道:“我要去刘刺史那里一趟,你可要一并过去?”

  秋闱已经放榜了,冉颜也不知道周三郎成绩如何,她想了一下,还是道:“那就劳烦萧郎君载我一程。”

  两人才说罢,便闻不远处清脆的笑声传来。

  河岸边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冲水榭这边挥手,为首的正是冉美玉,“十七,听说你回来了,姐妹们特地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