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_作者:袖唐(277)

2016-12-01 袖唐

  随着石头的切割打磨,毛石中竟然又露出一块差不多大小的蓝田翠玉,自然又被冉韵收入囊中。冉颜也浑不在意,她没有多少金钱yù望,钱财够傍身便好,况且她现在的qíng况有多少钱财也没有用。

  这两块蓝田玉,实价也不过三四十贯,摊主再次松开自己满是汗水的手。冉颜余光瞥见那位青衫的杨郎君也稍稍松了口气。

  毛石很快切了一半,群众的耐心也到了一定限度,摊主观望了一下,觉得是时候继续猜价,便转身往台上走去。

  这厢刚刚一只脚塌上台阶,身后忽然一片骚乱。从纷乱的声音中能依稀分辨出,方才那块毛石里竟然又开出玉了。

  摊主竹竿一样的身子微微一颤,拔腿便跑了回去,奋力的拨开人群,挤到最前,入眼便看见石头中隐隐露出一块玉的形状,色泽碧中带蓝,这块玉约摸有一尺余长、半尺宽的条状蓝田玉,向下已经切出了半寸厚,看样子下面似乎还有。

  玉工继续开始打磨,摊主面色有些发白,双眼直勾勾地看着那块玉石,眼前一阵阵的泛黑。

  这块玉肯定比不上千挑万选而出的秦国玉玺,更比不上和氏璧,但比那两者大了不止一点半点,其价值也暂时难以估量。

  最惊喜的莫过于冉韵和冉云生,便是冉云生也从未见过这样大,又如此纯净的蓝田玉。

  虽然现在还只是玉璞,但已经隐有流光浮动。

  冉颜亦很惊讶,她不过是猜测这块玉石中会有玉,却没想到如此之大。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果然不负盛名。

  整块玉被打磨出来,约摸有五十斤的整块玉璞。一般qíng况下,极品玉也不是多么稀有,但大多数的蓝田玉都是呈条状、片状,开采出来的玉璞要么就是很薄,要么就是很小,即便是开到玉矿,也不见得能找到这样成色好的整料。

  冉云生令两名护卫过来将玉璞遮盖上,然后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丢下七十六贯,领着冉颜和冉韵飞快地离开人群,快步往临江仙走去。

  第147章 华服郎君

  原来只是为了好玩,现在居然开出这么大一块上好的蓝田玉,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冉氏在苏州自然不算匹夫,可是有权有势的比比皆是,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冉颜和冉韵也明白“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默不作声跟着冉云生登上了临江仙。

  冉韵一遍又一遍地抚摸这一大块蓝田玉,爱不释手。

  “阿韵,别看了,待雕琢好之后才能显现玉之光华。”冉云生道。

  冉韵转回身来,跽坐在冉颜身边,好奇道:“十七姐,你怎么看出那块石头里有玉?”

  冉颜把面具放在桌上,淡淡笑道:“是摊主告诉我的。”

  “摊主?”冉韵更加奇怪。

  冉云生也面带疑惑,笑问道:“阿颜是如何让那摊主开口说实话?”

  “你们观察过他们抬毛石的顺序吗?”冉颜问道。

  冉韵摇摇头,冉云生回想了片刻道:“似乎是左右两侧先上,中间最后。”

  当时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一边的玉工师傅身上,至于台上毛石上来的先后顺序的记忆却很模糊。

  “不错。十哥连这个都不太确定,想必就更没有注意到那些人抬毛石时,摊主的态度。”冉颜回想当时的qíng形,继续道:“摊主一直都很淡然,可是最后一块毛石上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当心点。”

  “就这样?”冉韵皱眉道,这样也未免太冒险了。

  “当然不止如此。”冉颜继续道:“在上那组大石头之前,你曾说要买下一块石头,当时那位摊主看了你一眼,而后来你又恰好冲动地与杨郎君叫价,十哥大手笔地花买路钱进来,且我们年纪都不大,定然会有人觉得来了机会。”

  人的大脑很诚实,大脑的运动通常会如实地反映到身体上,即便再伪装也会通过各种小动作表现出来。比如,当大脑在回忆真实存在的事qíng时,眼睛会先向上看,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说话时的眼球运动则恰恰相反。然而每个人眼球运动的幅度不同,这就很考验观察之人的眼力了。

  许多事qíng很都是通过细微的观察推测出来的结果,冉颜却不能全说,只挑拣了几个紧要地说,“我在每个毛石前都徘徊许久,摊主的反应也很jīng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