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等我。”冉颜什么场面没见过?不过是几个高官罢了,好奇是有的,还不至于怯场。
冉韵点头。
冉颜便从袖袋里取出包好的礼物,径直走到管家那里,将东西横在他面前,“这是儿送于老夫人的寿礼,请您代为转jiāo。”
那管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魁梧硬朗,看起来像是习武之人,他在这里收了一上午的礼单,却还没见过有娘子过来,还把礼物直接横在他面前的。
顿了一下,他问道:“不知娘子可写了礼单?”
冉颜道:“没写,但我的礼物不多,只有这一件,如需要礼单,请借我纸笔一用。”
这么多朝廷重臣在场,管家见冉颜丝毫不惧,心里也隐生出几分欣赏,又见她气度不俗,便令一旁小厮给她上纸笔。
冉颜把东西揣在兜里,才躬身提笔写了礼单。
那边的朝臣也都注意到了这里的qíng形,而刚刚进门不久的萧颂,更是笑盈盈地看着她认真的模样。
管家看冉颜如此宝贝手里的东西,便凑过去看她写的内容,当看清时,不禁惊讶出声,“快雪时晴帖!”
“哪里有‘快雪时晴帖’?”一声苍老略显急切的声音刚至,一袭灰袍便蹒跚而来。
第228章 义军幕僚
冉颜将礼单写好jiāo给管家,才转眼看向来人。
这是一名七十余岁的老者,一身灰褐色的jiāo领袍服挂在枯瘦的身上,外面披了一件浅灰色大氅,背部微微佝偻,拄着一根梨花木手杖,发丝银白稀落,在头顶整齐地窝了一个髻,cha着一根檀木簪。纵然已经步履蹒跚,但通身儒雅,令人一瞧便知道定然是个满腹学识的老人。
“是冯承素冯先生的摹本。您是?”冉颜观老者面色苍白,松弛枯瘦的脸有微微浮肿,可见身体并不健康。
老者叹了一声,枯哑的声音带着老人那种特有的颤声,“老朽姓虞。”
虞世南,冉颜脑海中立刻浮起这个名字。由此,她想到了那个在烈火中圆寂的怀隐,那是他的亲侄儿。
虞世南一生极爱二王的字,每每得知哪里有真迹,必想尽办法借来观阅,他本身对于书法的造诣亦已非凡,他的字帖也是世人争相收藏的珍品,对于冯承素的摹本,自然是兴趣不大。
“虞公,您怎么亲自来了!”郑郎君从一帮朝臣寒暄中刚刚抽出身来,看见虞世南,满脸诧异,旋即恭敬地拱手作揖。
虞世南颌首,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无需多礼,“李老夫人大寿,老朽怎能不来?”
老夫人的寿诞,有如此之多的朝廷重臣来贺,并非是因为郑仁泰的关系。老夫人出身陇西李氏第七房,身世显赫,隋末起义时也曾经参与政权,是平阳公主娘子军中类似军师幕僚一类的角色,其见识胸襟都非是一般娘子能比。
而且李老夫人又是个极重礼节的雅人,能作诗赋曲,棋艺jīng湛,所以无论文臣武将,都会卖她一些颜面。
虞世南在郑郎君的搀扶下,走了两步,忽然想到方才那个小娘子与自己对话时,一直都是不慌不忙的模样,便回过头来,见她正静静地目送自己离开,不禁问道:“你是哪家娘子?”
虞世南的声音不大,却引起了一gān朝臣的注意。众人原本对一个小娘子并不是特别关注,纵然沉稳些、好看些,也不至于令这些经历大风大làng的朝廷重臣另眼相待,但虞世南xing子沉静寡yù,居然关心起这种事qíng,就由不得他们不好奇了。
冉颜蹲身行礼,答道:“儿是苏州冉氏十七娘。”
虞世南看她虽然十分有礼,沉静如水的幽黑眸子却没有丝毫波澜,嗯了一声,道:“江南是好地方啊……”
虞世南曾经数次下江南,每每都有收获,若非他已然行不动路,许是还会再去看看。
郑郎君扶着虞世南往西院子的宴厅走去。
冉颜起身,将手中的字帖jiāo给管家。
这一段小小的波澜很快就平息了,也有人多打量了冉颜几眼,然而除了觉得她比较镇定之外,再看不出其他特别之处了。至于美貌,长安从来都不缺少,他们见多了,自然也就不会放在眼里。
冉颜jiāo了礼物,便着冉韵一起回去。
萧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并没贸然过来搭话,只是与旁的官员一样,送了礼物,然后与其他要去拜寿的同僚一并往宴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