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其庶_作者:潇湘碧影(395)


房知德头一天在生地方睡觉,有些不大安稳。天麻麻亮时就从chuáng上坐起,恰听到外头敲门。两个小厮睡的迷迷糊糊,倒是房知德立刻跳下chuáng去开了门。门外站了个打着灯笼的丫头,见到房知德亲自开门,笑着福了福:“奴婢人参,见过房公子。”
房知德打起jīng神问:“何事?”
人参笑答:“奴婢是老太太的丫头,老太太怕公子不熟咱们家的规矩,特特使奴婢来瞧瞧公子起了没有。现看来很不用老太太cao心。”
房知德忙谢过:“多谢姐姐走一趟。”又要给人参赏钱。
人参不敢要,忙劝道:“一寸光yīn一寸金,公子莫在奴婢身上花功夫,还请快快梳洗,早些去学里。”
房知德知道有些人家规矩严,他初来乍到不好孟làng,只对人参拱拱手便罢。侧耳倾听叶家四处都有了隐约的动静,立刻收拾好自己。昨儿就知道上课的时辰,屋里还预备了个刻漏。待时间差不多了,带着两个小厮就往学里去了。
进到学堂里,已经大亮。昨儿回来的晚,匆匆扫过一眼,没看分明。今日他头一个到场,正好细细打量。房家原是单请了先生教他,也是头一回进到正经八百的学堂。环顾四周,窗子特别多,想是学堂里需要亮堂些。屋顶没有倒板,可以看到挑高的房梁,高处亦有窗户。上坐放了三张大书桌,背后都有椅子,想是三位先生的座位了。最左边那张最大,大概是康先生的。康先生位置往下,有五套桌椅,与别处看到的不同,桌面略微倾斜。仔细一瞧,原来是桌面后头有根木架,移动木架可以调节桌面斜度。桌椅都很奇怪,似有机关。右侧也有许多桌椅,从低到高,想是按着孩子身高排列的。
小厮长生咋舌:“叶家好大排场,竟是专做了小桌椅。往日看到的学堂不过是凳子有高矮罢了。有些甚至凳子都不分高矮,只在下面垫砖头!”
另一个小厮长泰道:“你又见过别处的桌椅了!”
长生嗤笑:“当然见过,你在外头跑腿,莫不是连学堂都不曾留意?”
长泰被堵住,便不说话了。只拿着眼睛四处看,忽然他指着左侧最前方的桌子道:“上头有张纸条儿,咱们去看看。”
长生道:“不大好吧?”
长泰道:“怕甚!既然摊在桌面上,必不避人的。”说着就走近一点,却是见到桌上不单有纸条,还压着个漂亮的小石头。纸条上写着“房叔叔专座”五个大字,落款为叶庭芳。字迹娟秀却有力道,长泰立刻喊起来,“二老爷,单给你留的座儿。”
房知德优哉游哉的走到跟前,看到庭芳的落款,笑了一下:“四姑娘有趣。”便坐下了。
不多时,孩子们陆陆续续的进来。房知德年纪大些,又是“长辈”,无须站起来,稳稳当当的看书。一块衣角在边上闪了一下,房知德扭头一看,正是叶庭芳。
房知德笑着点点头,继续看书。庭芳也安安静静打开书本,复习着昨日的内容。康先生与曲先生一齐进来,各寻了位置坐下。房知德才从书本上移开注意力,看康先生果然坐在左边的椅子上,而右边也的确是从矮到高的排列。左右两边的桌子隔着一小段距离,也不知怎么分的。
其实学堂的座位经过了好几次调整。先前是按高矮坐,次后添了陈谦兄弟,为了避嫌分了男女。之后又来了苗文林兄妹,庭琇为了照顾他们,男女又打乱了。最后庭芳定制的桌椅到场,还分了加qiáng班与普通班,才变成今天的模样。房知德的桌子是前几天临时添上去的,原本左边也是按着高矮坐,只他是客,就放在了第一排。第二排变成了陈谦庭树,第三排庭珮落了单。房知德趁先生讲课之前,又看了一眼庭芳。不明白为什么庭芳一个小家伙为何混在他们中间。女孩儿和小孩儿不都在右边么?然后他很快就知道了,因为庭芳的进度跟比她大三岁的庭珮差不多。又想起当日在水榭里被庭芳难住,顿时肝疼的想:这小姑娘不会连二十四史全都读过了吧?
庭芳还真读过二十四史,只不过没背下来。她读史更在意里面的思想以及政治与经济规律,对逐字逐句的背诵毫无兴趣。只做了许多小卡片集成册,像是图书馆索引一样,大致写了什么年份发生了什么事,一时想不起来好重新查阅。如此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房知德的年岁是很难总结的。十六岁的少年,启蒙就花了好几年,之后是四书五经。史书不是说完全不读,却是难读的仔细全面。孩子么,总是贪玩的,房知德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