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其庶_作者:潇湘碧影(726)


颜飞白原想双路出击,自己找徐景昌说话,夫人带着儿媳拜见庭芳。听闻庭芳还在算jiāo通方程,立刻阻了妻子,不敢打搅。横竖年后比年前清闲,总是有机会的。打着此番主意的不止颜飞白,谁不知道徐景昌大权在握,都死死盯着夫妻两个的动静。偏二人忙的飞起,浑然不知。
批量化生产从来是利器。美国曾经就靠着流水线改变了整个建筑业的生态,09年后中国开发了推积木似的盖楼技术,最快十九天完成一栋摩天大楼。再之后,中国的基建业一发不可收拾,高铁轨道跨海大桥都是制式化模板,只在现场组装。其建设速度让全球叹为观止,网上戏称之为基建兔。
庭芳与徐景昌当然做不到后世的水平,可她们合作开发的组装房屋震撼了众人。短短一个月时间,荒凉的南昌城已盖好成片的房屋,皆是一模一样的款式。一栋房屋占地颇小,却随随便便能住七八个人。一楼“三房一厅”适合老人居住,二层为了省工时,只留了卡口,都没有隔断,等房子全盖完了,再自行买零件去。
修好一批房子,就入住一批人。按理来说分房最好搞积分制,老弱病残优先。可放眼南昌,家家遭灾户户受难,索xing用了抽签。抽到谁是谁,入住的人若有钱粮银两,就出资购买,无钱也可先打欠条,来年有了营生再还。
房价分为房屋价格与地价两桩,有些人原先有地,便可置换,只出房钱。庭芳虽不做慈善,到底卖的比原先便宜些。南昌城独门独院的均价为五十两左右,庭芳缩减了面积,又极大的降低了盖房成本,价格一下子砍到了二十两。有地的人家花十两银子就可在南昌置办房产,除了大灾之后地广人稀,再没这样的便宜了。可惜一户只能买一套,且还得是无房居住的人才有资格买,有钱的富户都扼腕不已。
除去房子,十月里补种的杂粮就开始一茬茬的入库,加上各地赋税,点到如今才算全部盘清账目。庭芳看着账本上满满统计出来的存粮,终于大大送了口气。农耕时代,再没有什么比粮食更jīng贵。盐商不肯带粮来投资,他们慢慢的也作出了成绩。
庭芳用手抚过新制的日历,明年,整个江西都将是囊中物!

第363章 汪汪汪

南昌的新年算不上热闹,一半居民且住在窝棚里,便是想张灯结彩都十分困难。幸而补种的粮食与税收保证了年夜饭能吃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除却还在苦熬的百姓,豪门富户已恢复了奢华,走礼宴请不断,也不知他们大水灾过后哪来的诸多礼物。作为南昌城内地位最高者,庭芳收礼收的手软。布料吃食、摆件首饰应有尽有。幸而她在都指挥使衙门后头圈了块空地搁了两座标准件木屋,将钱良功与周毅挪了出去,不然那么多礼物,一个小院未必摆的开。
送完礼,自然就是赴宴。庭芳连续忙了好几个月的重建事宜与外语学习,加之照顾儿子,全然没空理会本地官眷。到了过年,重建上了轨道,徐清长了几个月吃奶的间隔延长,才得闲下了帖子宴请官眷。众人心里都直唱阿弥陀佛,总算等到了今日,做官不知上峰夫人的脾xing,叫人好不心焦。
年初一家家户户团圆不好打搅,庭芳也得邀陈凤宁夫妻一同说话;初二彼此走动,还有女儿回娘家的风俗。宴饮的日子便定在了初三。都指挥使司,除却都指挥使,还有都指挥同知以下官员十二人。时下当官不易,极少有年轻人能胜任。应邀而来的官眷多半已上了年纪,只有吏目、司狱两个小官的夫人年轻些,看起来四十出头的模样。再有正六品经历的太太年纪甚小,一问才知道,是个填房。
一群搁家里已被晚辈叫老太太的夫人团团来拜见庭芳。庭芳今日穿的是正二品诰命的服饰,青chūn年少,只消轻薄一层脂粉,就明艳无双。几个jīng明的瞧见她不曾穿郡主服饰,便知她有心想与大伙儿jiāo好,都放下心来。年少的郡主,夫君又居高位,少有不狂傲的。既碰着个谦虚的,众人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自来文武不相gān,今日便只请了都指挥使司的人,左右恰六个,将正厅塞的满满当当。庭芳也是无法,建朝初期朝廷无钱,官府衙门都建的颇小,平日居住就很是不便,宴饮起来更是难熬。倒也有本地富户愿奉上庄园,只庭芳打着灭他们的主意,坚决不受罢了。在座的诸位却是都有大宅子住的,或是置办、或是租借,总之花团锦簇,根本不屑于住朝廷分配的房屋。看庭芳屈居在府衙之中,彼此眼神乱飞,不知她有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