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其庶_作者:潇湘碧影(822)


刘永丰想要玻璃不稀奇,但背着刘永年来就有猫腻了。庭芳不去管其中纠葛,只道:“我不缺钱,你拿什么换?”
刘永丰嘿嘿一笑:“不瞒郡主说,我也没有郡主想要的粗布,但我往日行船,认得一个湖南的客商,他专做棉花生意,离郡主又近。郡主得了棉花,同棉布有甚区别?江西人口繁盛,不拘哪处设个作坊,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庭芳一挑眉,好一记暗渡成仓!居然想着走湖南路线!湖南的物资要运出省,当然也只能走长江。可是刘永年又不是官家,他能控制江西,可管不着湖南的客商得了多少玻璃。刘永丰恰能与湖南客商合作,一同悄悄卖玻璃赚大钱,所费无非是些棉花罢了。可谓是与庭芳双赢!
刘永丰舔着脸笑道:“说句托大的话儿,论起对郡主的忠心,我大哥与我提鞋都不配。郡主何苦信了他,不信自己人?我心可照日月,若非姓刘,一家子老小皆在淮扬,早去江西投奔。”
庭芳但笑不语。
刘永丰又加了把柴,跪下拜了一拜:“若能成郡主门下之走狗,此生死而无憾矣!”
庭芳刚自得了的脸皮,就在此点上心服口服的输给了刘永丰。虽说节cao在利益面前剁了喂狗,但真能如此放下身段的也确实是少见!当然,庭芳毕竟是官方的郡主,在古代除了郡王以上的职称,谁见了她都是要拜的,如此说来,放眼整个帝国,想要见了她不下跪的是极少数。但即便如此,刘永年就只作揖,可见傲气谁都想有,端看有没有条件了。
刘永丰确实把小人做派发挥到了极致,庭芳也确实动心了。玻璃是个好物,尽管洋人不需要,可本土想要的人还是挺多的。愈是朝代更迭之时,财富愈发集中。而在一个纯农业的国家,兼并不废成本、商业没有路子之时,很大一群土豪有钱无处花,给他们创造需求就是商人的职责。庭芳客气的将刘永丰叫起,笑盈盈的道:“现还有许多人不曾见过玻璃,不知你预备如何推广?”
刘永丰笑道:“没法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不得一家家去游说,就同往日卖自鸣钟与宝石一般,对咱们商户而言,不算什么。”
庭芳道:“我有一计。”
刘永丰眼睛一亮:“恳请郡主指教!”愿出计策,便是愿同她合作了。刘永年狮子大开口,定是惹恼了庭芳。说实话,刘永年那xing子实在招人恨,竟是个吃独食的主儿。面上说的大方,给族人营生。可那都是给穷的吃不上饭的人家,他这等远就是富户的,一点好处捞不着。还不如与庭芳暗通款曲,两边得利。再说刘永年与徐景昌都是想问鼎天下之人,随便哪边得势,他都有好处。便不为了钱,单为挂着这一丝线,也是要想法子讨好,何况还有巨大的利益。
庭芳笑道:“玻璃是个稀罕物,原先咱们的玻璃,叫铅玻璃,虽然闪亮,却是杂质多不透明。如今烧的玻璃,原料乃是二氧化硅与石英等物,晶莹剔透如同水晶。将来还要做平板的硅酸盐玻璃。”庭芳大致的解释了一下技术问题,又道,“好处自不必说,头一条,家里有读书人的,有了玻璃就再不用冬日里开着窗子借光挨冻。世上还有什么事比读书要紧?你说是也不是?”
刘永丰忙不迭的点头,心道,目标倒是准,能养得起读书人的,可不就是能买的起玻璃的那一群么?泥腿子谁管他买不买。
庭芳继续道:“皇子公主们亦要读书,他们可是jīng贵人儿,坏了眼睛可不好。我预备送一船玻璃进京,当做敬上的年礼。再有我们福王殿下家里,也得换上玻璃窗才体面。没得百姓有了,皇家没有,却是大不敬的。”
刘永丰暗道一声佩服!啧啧,直达天听的路子用起来就是慡快。自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圣上且不必说,年老之人就保守,未必把小小玻璃放在眼里。福王却是定要为徐景昌摇旗呐喊的。现如今半拉朝臣都往福王门下蹿,只怕玻璃甫一入京,订单就能同雪花般飞往南昌。刘永丰心中狂喜,庭芳能让出玻璃可见是诚意十足,偏偏刘永年不肯!叫他人qíng钱财两厢得利,天助之!
玻璃本就是庭芳今年敬上之物,故烧出来后,一直懒的推广,只把带着杂质的、或是残缺的搞去了市容建设。多半是做了路灯罩子。下剩路灯罩子也不好做的,就被市民们各种手段拿去做鱼缸了。jīng品全都留下,凑足了好有一船,如果圣上愿意的话,大概紫禁城里能尽数换上玻璃。当然圣上定然是不愿的,不过没关系,京中有福王,不用白不用。刘永丰眼光不错,既能上杆子爬来,庭芳也没兴趣管那些琐事,嘱咐道:“只怕明年烧出来的得先紧着朝中大员家里换。你贩玻璃,倒不如贩窗子值钱。玻璃片无规则,就同那明瓦窗子一般要镶嵌。依我说你使人往南昌建个厂房,做好了玻璃窗再往京中送。水路不怕颠簸,一扇扇的窗子还更好运输。途中虽有损毁,到底比散装的少。到时候你窗子也运些,玻璃也带些,有备无患。不说旁的,跑一路你能认识多少当官的?不比你同富户说话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