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点头道,“这种说法,倒是和那个西域大夫不谋而合。只是平安说,这阿芙蓉膏伤身是天师的说法,可惜如今天师已不在京城,只怕要到明年开chūn之后才回来。”
丽妃走了过来,笑道,“我看公主或许是一片孝心,我跟她说,皇上自打用了这阿芙蓉膏,天天批阅奏章,公主大概是怕您太过cao劳了吧。”
永年神色不明的沉默了片刻,才淡淡的对德胜道,“把乾清宫的奏章都搬到这边书房里来。”
丽妃一喜,向着永年嫣然一笑,没等德胜退出去,永年便把她抱在了自己膝盖上,“你笑什么?”顺手又把手放在她的肚皮上,“老五今天有踢你没有?”
丽妃嗔道,“不能说的,万一是个公主呢?”永年呵呵一笑,“尉迟大夫把脉看男女,朕还没听说有把错了的。”
丽妃心里一动,叹了口气,“其实,妾倒觉得,若是公主或许更好呢。”
永年宠爱的拍了拍她的脸,“是啊,生得如你一般美貌,多好。就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给她挑个好女婿。所以,是个皇子也罢。”
丽妃眼睛立时红了,“皇上!”
永年笑了笑,神色却有些伤感,“今天又收到十几道奏章,都是请立太子的,这样的奏章这个月来竟是越来越多了,朕原想再看一看,到明年再说,只是朕的这些大臣们看来都比我急!他们是怕朕熬不过这个冬天么?”
丽妃身子微微一僵,明年,她的儿子就会出世了!嘴上低声道,“皇上又胡说了,如今您身子别人不知道,妾还不知道么?妾一个人都伺候不过来了。”——自从用了阿芙蓉膏后,皇上不但jīng神好了,连那方面都qiáng了不少,她只得安排了两个宫女伺候皇上,如今都升了才人,安排在配殿里……
永年果然愉悦的笑了起来,“古人都说解语花,朕今日才知道什么叫解语花……”说话间,德胜已指挥着小太监将奏章搬到了这里东边的书房里。永年又和丽妃温存了片刻,才自去书房忙碌,一直到晚饭前才罢。
掌灯之后,待到永年已经去了配殿,丽妃便说想找本书,走进了书房。果然案几上随意的堆着许多奏章,她轻手轻脚的翻了翻,果然有好些是奏请立太子的,说的都是什么皇储为国之根本——这些人,是迫不及待的要建拥立之功了吧?丽妃冷笑起来,突然又翻到一份敕书,是皇帝拟拨款二十万重新修缮景仁宫和坤宁宫,却被门下省封还了,“大灾之年未过,国库虽有盈余,然不足以行此奢侈之事”——景仁宫、坤宁宫!皇上的意思是……丽妃的心顿时砰砰的跳了起来,只是看到门下省的批语,脸色又开始yīn晴不定:他们怎么敢如此断然封还,难道在朝堂上,皇上连这样的事qíng都做不得主了么?
丽妃沉吟着刚刚放下这份,另一份诰令上的一个有些熟悉的名字又吸引住了她的目光,待看清楚内容,她不由惊讶的捂住了嘴。
第192章 医者之心
文清远坐在便轿里,不时撩起帘子往外看:她虽然给安王看了半年的腿疾了,却都是在别院里,到安王府来看还是第一遭。这府里她上次救云峰时其实来过一次,当时急着救人却没有仔细看过。
不过毕竟积雪未化,现在从小窗里看去,院子里的花木亭台和别处一样,都是一副粉雕玉砌的模样,看不出来原来如何,只是来往仆人丫头神色都格外肃穆,站在路边规规矩矩头也不抬。
没多久轿子便到了上房的院门口,文清远下了轿,拎着药箱进了上房,安王已站了起来,点头微笑,“麻烦文大夫了。”文清远也微笑起来,安王爷每次见面都是这一句,她也照例答道,“王爷客气。”
西边的房门帘子动了一动,一股药味从里面飘了出来。文清远不由往那边看了一眼。安王道,“王妃身子不好,刚刚吃了药。”转身却往东边屋里去了。自有管事媳妇引着文清远进了东暖阁里,先是针灸,后是艾炙,足足半个多时辰后,一日的治疗才算完毕。
文清远收好东西,安王叹道,“文大夫真是妙手回chūn,我这双腿今年冬天还没有疼过,也不那么畏寒,把屋子烧得要着火一般,只是这隔日施针,不知还要劳烦文大夫多久?”
文清远一面收拾药箱,一面便笑道,“明年四月天暖之后,就不用针灸,王爷也可以骑马狩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