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晃眼的正宫外,黑压压的跪满人群,不及多看,一个穿着尚有几分体面地太监疾步跑来道:“四福晋你们总算来了,快随奴才这边来,其他爷的福晋已在那边了。”乌喇那拉氏匆匆点了下头,忙随那太监去了众人前面。
慧珠紧紧抱着宝莲亦跟了过去,至第二排石阶边上跪下,借着透亮的白雪,大约可见跪着的众人皆是神qíng哀戚,身子不时地打着寒颤,不知是心冷还是身冷。忽的又一阵北风袭来,惠珠冷的全身发抖,忙拦过同跪在地上的宝莲,为她挡挡风雪。
不多时,耳边传来一片“呜呜”哭声,慧珠转头看了下苦的好不伤心的李氏和五阿哥胤祺的妻女,忙从袖口摸出一方包有碎葱的锦帕,往宝莲鼻子上一抹,见宝莲“哇哇”哭泣,这才往自个儿鼻子上搁了下,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方揣回锦帕。
不知道又在冷硬的大理石阶上跪了多久,慧珠只感到她绑缚着厚棉条子的双膝已麻木的不是自己的了,全身似乎也冷得没了知觉。迷糊间,只听“锵——”的一声划破天际,众人jīng神为之一震,原本哭声减小的众人,徒然变成号啕大哭,声震苍天。
慧珠忙唤醒在她怀里打着盹的宝莲,就见两三个有品级的太监走了过来,慧珠低头看着睡眼惺忪的宝莲,狠狠心,在宝莲身上掐了一挤,宝莲即刻大哭出声。
不过须臾,一个太监在慧珠这排石阶上停下,拂尘一甩,扫了眼二排石阶众人,仰头宣到:“请福晋、小格格前去灵柩前吊念皇太后娘娘最后一面。”说罢,转身在前领路,慧珠赶紧抱起宝莲一面跟在李氏身后前行,一面哄着哭个不停的宝莲。
慧珠亦步亦趋的跟着去了堂内,至门栏处,正和刚吊唁过的乌拉纳拉氏打了个照面,便见乌拉纳拉氏眼含深意的看了她一眼,慧珠心下纳闷,却也没细想,点头示意后,就紧跟着迈步进屋。
奠堂内灯笼高挂,白炙的亮光照的堂内亮如白昼,慧珠隔着众人看去,只能稍稍见到金漆大棺一角,想来这就是帝王后妃死后,所谓的金葬。
不及多想,就听锣声一响,一太监高喊叩首,慧珠忙牵着宝莲,行三跪九叩之礼吊唁皇太后。至又一声锣响,礼毕,慧珠起身,离开之际,拿眼向一旁看去,yù寻找弘历的身影,可只见胤真和他的一些兄弟跪在一旁,前边摆着鎏金大火盆,胤真兄弟等人正烧着纸钱,而弘时、弘昼哥俩跪在胤真身后,却不见弘历?
慧珠心里一急,忙转头四顾,这一看,不禁愣住,身体向来康泰的康熙帝,身形消瘦,面目浮肿,此时正跪坐在金棺旁的蒲团上,呆呆的望着面前燃的正旺的火盆。不过最让慧珠惊愣的并不是康熙帝的真qíng流露,而是跪坐在康熙帝身旁的孩童竟是弘历。
慧珠稳了下心神,yù定睛细看,正好撞上胤真警告的一瞥,又见堂内似有人发现她的异样,无法,只得快走几步,撵上李氏等人,出了奠堂。
后面陆陆续续有宗室王亲进堂吊唁,出来时,都有意无意的对乌拉纳拉氏等人投来一瞥,这一瞥下,眼里是极为复杂,倒弄得慧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十分不解,就康熙帝身旁跪着弘历,居然会让他们如此重视,反是最该对此不满的李氏,却是丝毫不见妒意,整个人甚至还有些兴奋。
兴奋?惠珠觉得肯定是她在雪地里跪久了,连幻觉都出现了,遂轻晃了下头,甩开满腹思绪,紧搂着宝莲继续在石阶上跪着。
其实,慧珠不知道的是,在她禁足期间,因皇太后病重,康熙帝省疾后,心有所感,将皇子及满汉大臣等召至乾清宫东暖阁,宣布遗诏。
并说道:“此谕已备十年,如果有遗诏,也就是这些话,披肝露胆,今后将不再谈。”如此,众人不得再提立储一事,却又对遗诏内容多有猜忌,此番见康熙帝在众多子孙中,唯独亲昵弘历,心下自是个有盘算,但所想皆是康熙帝亲昵弘历乃是遗诏之因。
157完
158解足
过了四下,慧珠不免jīng神不济,幸得她所跪的位置还行,在石阶的最边上,他人不易注意,左手边又是石栏,让宝莲夹在她和石栏中间靠着,她们母女俩既可以相互依偎一起暖和些,有可以垂手眯阖会眼。
锣声又至,慧珠醒了下神,微眯双眼,见还有太监引着来人进奠堂内,不禁深深打了个呵欠,看来还有得跪。
常话说乞儿还有几门亲戚,何况这天下之主的皇家, 不过话是趁着皇太后收殓之前,去瞻仰仪容,但又有几人是真怀瞻仰之心,大多是专注于康熙帝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