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大喝指着道:“哥哥——凶宝儿,额娘打打。”这话,让弘历顿时来了怒气,嘴上一撇,就想和宝莲争拗上,却被胤祯微咳一声,给生生打断。
胤真看着平时一副小大人的儿子,这时竟和两岁大的宝莲拗上脾气,却又顾忌着他,不得不吃瘪的咽下这口气,委屈极了,让他忍俊不禁,方微咳一声,掩饰道:“好了,两兄妹别打闹了,用食吧。”弘历鼓着腮帮子,不qíng不愿的应了声。
慧珠盛了碗萝卜羊ròu汤,又在汤上舀了半勺碎葱,递给弘历,叨念道:“把汤趁热喝了,去去寒气。”弘历顺手接过,埋头喝了一口,想起不对,偷偷瞧了眼胤祯,忙补上句:“还请额娘紧着自己,毋需为儿子布菜。”
慧珠被弘历这一板一眼的话堵得呛着了汤水,忙背过身,用锦帕捂着嘴,好一阵咳嗽,直待满脸咳嗽的绯红,才恢复常态,回过身子告歉道:“妾失礼了,让爷见笑了。“胤祯蹙眉看着这亲子三人,有种被排斥在外之感,心下极为不喜,也没理会慧珠的失礼,另问道:”宝莲也会自个儿用食了?”
慧珠心里诧异胤祯的好说话,若换了以前定少不得训上几句,不过诧异归诧异,面上却是不显,一脸柔光的看向拿着勺子乖巧用饭的宝莲,答话道:“宝儿娇气些,自己学着说话慢,半月前被弘历笑了几句,就横了心要自己用饭。”
胤祯有些晃神,脑海里不禁闪过几年前的一幕,那是弘历也是刚学会独自用饭,他也是好奇的问出口,一如现下。想到此处,胤祯眉头蹙的更深了,隐隐感到错过某种再也弥补不了的东西在胸口蔓延,他极为不喜这种闷气感,便“恩”了一声,掩饰过去,只是蹙紧的眉间一直未有舒展。
用过晚饭,盥漱毕,胤祯命小禄子送来常衣布鞋,慧珠知今夜胤祯该是要在这歇宿,心里略感不自在,推说要去照应弘历兄妹,转身撵着弘历兄妹的脚步就出了里间屋里。
慧珠在东厢磨蹭了大半个时辰,虽见时辰不过戌时正刻(8点),还是心揣着尴尬回到正房。
里间屋内,炕桌已被一开,上面重新设了毛皮褥子,胤祯单手支着额头,靠躺在上面,另一只手上拿着一本书册,书面被挡着,慧珠也看不清是什么书,只猜不是她常看的那些闲书罢了。
胤祯听到声响,抬头一瞥,又回到书册上,随意问道:“弘历他们可安置了?”慧珠点头道:“都很听话,早早盥洗睡下了。”胤祯亦点了一下头算作回答,便不再出声。
慧珠被搁在一旁,觉得无话可说,想寻了事来做,遮掩过去。忽的心中一动,想起德妃要的绣品,这时正好用来打发时间。
心念转动间,慧珠已打开紫檀雕璃龙纹多宝阁的匣子,取了紫檀雕花圆盒,和一块油皮纸包裹,轻手轻脚行至烛台旁的矮塌处坐下。揭开盒子,里面放着线头,剪刀,绣花撑子等物,又将油皮包裹打开,取出一块姜huáng色的绸布,用绣花撑子绷好,便拿着针线开始穿针引线,做起手工绣活。
屋内瞬时静谧了下来,屋外烈风呼啸,天寒地冻;屋内烛火滋滋,温暖如chūn。
胤祯视线撇过书边,向慧珠看去,见她又在做女红,心道:“多年还是不改夜里拿针的习惯”,口里也脱口而出道:“有什么绣活需得这时来做,没得个安排。”慧珠仍低头盯着绣撑子,手上的动作却停下来了,解释道:“今日逢福,德妃娘娘看上妾的女红,让妾做了绣品予之,妾见现下索xing无事,便拿针线琢磨琢磨。”
听了德妃二字,胤祯心下正色,巧着慧珠主动提及此事,她也好顺着话说,心里暗忖定,面上不变道:“你今日去宫里请安,回府的时辰,较比以往晚了不少,福晋和李氏她们天黑之前也就回府了。”
慧珠想起德妃话里的意思,又忆起前些日子暗中的帮衬,不自觉间对炕上这位似是熟悉又是陌生的男子偏了心,心里有淡淡的同qíng或是怜惜。只是德妃胤真二人毕竟是母子,他们之间的事断容不得她质疑,胤祯自己知道德妃心里偏颇胤祯是一回事 ,由她告诉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说不好,就成了她在里面挑拨是非,德妃的话是定不能如实告知。
胤真见慧珠迟迟未有答话,其中必有猫腻,眼里jīng光一闪,语带疑惑的“恩”了声。慧珠乍一惊,回过神来,时间拖得越久,越会引起怀疑,还不如先应了话的好,遂微微一笑道:“德妃娘娘想着许日没见弘历,就多留了妾母子俩一会,顺便也跟妾说了些花样子,让妾回府好描绣出来。其实,妾也没在宫里多呆时辰,主要是后面出宫回来时,雪路泥泞,马车难行,才耽误了许久。”胤真不置可否,又拿眼看向慧珠,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