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_作者:西木子(331)

2016-11-22 西木子 清穿

  不多时,厅外传话太监高声喊道:"爷,年福晋到!"慧珠闻声看去,只见胤真与年氏朝屋内走来。胤真已是中年,却身形笔直,一袭石青色袍子,脚蹬黑色长靴,自有股英气迫人。身旁的年氏,身着水红缎地绣缕金百碟穿花连裳旗服,发盘以扁儿,左肩处缀有米珠流苏于发髻上,步履间,摇曳晃动,映着红烛宝光,熠熠生辉。两人行走时,胤真阔步向前,年氏知礼微微落后半步,无形间,他们周围总流动着某种默契,让他们的距离不远不近,只有那区区半步。

  慧珠出神的望着胤真,年氏二人,恍惚时光又回到了多年前,宴席上,总是胤真携着年氏姗姗来迟,引得众人目光。

  “额娘”弘历拉着慧珠袖角低声唤着 ,慧珠回过省,见弘历一脸担忧的望着她,不由心中泛甜,现在早已时过境迁,她已是雍亲王府的侧福晋,还有一双出众的儿女。想到这里 ,慧珠朝弘历安抚的笑笑,随即起身,跟着乌喇那拉氏身后一起给胤真蹲安行礼。

  一番礼毕,众人各自归坐。

  李氏望着低首垂眉的年氏,心中大怒,今天是为贺弘时指婚之喜,年氏用福宜的事霸着胤真晚来了不说,现在还哭丧着脸,这是做给谁看。不由出口讽刺道:“听说爷一回府,就遇着年妹妹你派人去请太医的小太监了,真是巧啊,想是六阿哥的病这会也该好了吧。”年氏一听李氏提到福宜,眼眶瞬时红了下去。半晌低头未语。

  胤真眉梢微带厌恶的瞥了一眼李氏,端起茶盏掩饰过去,倒也给弘时留了面子。

  乌喇那拉氏见李氏话里有下乘,顾着场面,便帮着圆话道:“年妹妹,现在下正是时节jiāo替之时,婴孩不比大人,偶感风寒也是常事,你莫担心。”年氏起身向乌喇那拉氏、李氏各福一身,轻声道:“谢福晋和李姐姐关心,今日是个好日子,可不能因妹妹扰了大家的兴。”

  闻言,慧珠诧异的看向年氏,年氏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谦虚知礼,竟然还给李氏陪qíng,不待收回目光,却见年氏也向她看来,眼里闪着警惕。警惕?慧珠诧异于她的发现,还yù看去,年氏已回过头,对着胤真语笑嫣然。如此,慧珠也只得作罢,但反常极为妖,遂打定主意,以后对上年氏,必时时存在防备之心。

  随后,佳肴上桌,众人移至东暖阁。席间,一片觥筹jiāo错,言笑晏晏,至二更天将尽,洒阑席散。又待胤真与乌喇那拉氏离开后,众人也两两作伴相携离开……

  (自我觉得这章写的很不好,本来不准备似上来的呃,但后面还是传了……咕……,连着三天更新的内容,我今晚自己读了一下,发觉和前面的章节存在差异,感觉不是很对……我后面会尽量改过来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妇

  时序入深秋,寒意来袭,糙木零落,但每日间阳光依然无垠,只觉秋高气慡,一场夜雨过后,日头骤然巨降,初冬来了。

  回到府里的日子,平淡无波,除了每日晨安小聚外,再无其他费神之事需得劳心。本来回府休整了几日,乌拉那拉氏就提出让她重新接手府里内务,不过却让她婉言回绝了。

  私下素心闻之此事,觉得可惜,但慧珠心下却另有一番思量。她觉得自己离府已有一年,许多事早不在掌握中,且时下弘时大婚在即,年氏得子地位稳固,若她一回府就急于掌权,少不得会受些诟病,还要承担一gān责任,不如弃之。其实这些倒也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她隐隐感觉出来,胤真并不喜欢她拦上府里大权,她何苦为了并不热衷的权势去惹恼胤真,实属不划算,如此便婉拒了协助掌府一事。

  相对于慧珠日子的闲适平淡,阖府女眷也是消停,并未因胤真归府而有所动静,反是默契的闭门度日,冷眼旁观,将注意力分在了府里东侧两座院内。一座是年氏院子,福宜身体违和,太医往返不绝。年氏更常是几日不出院门,见状,众人也不必多有作为,只等年氏院子里噩耗传来那日。另一座让人关注的院子,便是李氏的院落。弘时妾室钟氏传得喜脉,经太医确诊,钟氏初得一月身孕。这般,新妇未进门,旧妇已得喜,可见一轮好戏即将开锣上演。

  在众人期盼下,弘时大婚如期而至。满府上下红绸蔓荫,锣鼓喧天,一路敲敲打打,弘时正室栋鄂氏也被抬进了雍亲王府。

  第二日,新妇敬茶,慧珠作为胤真侧福晋之一,亦有婆母资辈,需受茶水一盏。这日天未明,慧珠梳妆毕,回到里屋,见胤真尚在睡眠,无法只得轻声唤道:“爷,时辰不早了。卯时新妇就该敬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