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年氏听德妃说起年羹尧,不禁露出几分喜色,微扫愁绪道:“额娘谬赞了,家兄只是尽了本分而已。”屯了屯,又轻声说道:“家兄除夕之前已赶回京城复命。想是十四叔不日也该返京才是。”
德妃淡淡的笑道:“你兄长乃是有材之才,这次进京才觐想是必能高升,为朝延尽力。”闻言,众人附和。
德妃撇过话,又看向李氏喂叹道:“当年本宫亲指你与老四,现在弘时日渐出息,又得了门好亲事,本宫算是没亏待你了。”
李氏听了德妃的话,想起二十来年前选秀的场景,感念德妃照拂,又想起现下委屈,不由红了双眼,将手里茶搁递给身旁伺候的栋鄂氏,抹了抹眼角,媳妇儿也是好的。钏氏她也有了身子,妾已满足了,现在只是盼弘时他能得个该有的爵位,将来也好养家糊口。
一时,众人有些沉默,或端茶轻抿,或把玩锦帕,或细尝瓜果,皆是缄默其声。
慧珠暗暗摇头,只道李氏是越活越回去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康熙帝越过胤真,晋封了皇五子胤其之了弘升为世子,已是引起众说纷纭,猜疑不定。李氏却偏偏当着德妃面暗下指出弘时没得到他应得的爵位,还言带哭诉,真是好笑,不过弘升是侧福晋所出,又是长子,倒与弘时qíng况相当,也难怪李氏如此沉不住气,心里不服。
李氏见无人接话,亦知话有失言,暗自啐了下,“哎哟”一声,笑道:“看妾这是怎么了,大过年的,还这般找不自在,也是妾高兴,弘时大婚又将做阿玛了,把妾给乐糊涂了。”说着兀自笑了起来。
乌喇那拉氏心下不齿冷笑,只要她还是胤真的嫡福晋一日,弘时就别想世子之位,仰或是更高的位子,李氏你且等着,将来必有大礼相送。
心思翻转间,乌喇那拉氏面上笑容是越发温婉,嘴角也不觉扬起诡异的弧度,下一瞬却又敛了笑意,转移话题道:L“额娘,媳妇儿看着天色不早了,是不是该寻了弘历他们回来,去赴宴了。”
德妃“唔”了一声,唤了秦海问了时辰,便依乌喇那拉氏的话,寻回了弘历他们,带了一gān儿媳、孙子孙女向摆宴宫室行去。
冬日黑的早,不到酉时,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还未行至,就见大殿前一片灯火煌煌,透过十六扇打开的漆门,老远就能看见殿内已聚满了人群,隐隐可听笑声传来。
见状,慧珠无奈的吁了口气,看来今晚二更不过,是出不了宫的,摇摇头,牵着宝莲的手,赶紧跟在乌喇那拉氏的身旁,向殿内踱去,不想浦一进殿,只感众多目光齐唰唰的看了过来。
慧珠qiáng制压下上下打量自己的动作。不动声色的及至亲王女眷席位上坐下,心里甚是疑惑。乌喇那拉氏亦是不解,低头耳语道:“钮祜禄妹妹可察异样?”慧珠环视了下四周,正要说话,就见年大奶奶从大臣眷席上过来,与乌喇那拉氏见了礼后,拉着年氏便是jiāo头接耳道:“你大哥他今下午入宫面圣,万岁爷大是嘉奖,还御赐了哥弓矢,并升他为川陕总督,现在你哥他可是西锤的重臣要员了。”
年氏大喜,难掩激动道:“真的?”年大奶奶连是点头,却见乌喇那拉氏了然的看着她,不觉面上一红,小声道:“让四嫂笑话了。”说着又对年氏道:“是嫂子失态了,此好不宜说话,过几日去府里寻妹妹。”言毕,福身离开。
(今天有些不舒服,这章写的很短,所以明天两更…知道大家对年氏不喜欢,她也就一两章出来,这章很少,抱歉。)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章 红白(下)
这一年是康熙帝继位正好六十整年,又适逢西锤连连大胜,自是龙颜大悦,席上亦是一片悦然之像。至夜阑人静时,宴席方终,众人由引路太监牵灯带路,出了宫门,各上马上回转府里。
夜,已十分幽静,北风夹着夜雪呼呼咆哮,qiáng劲的寒风偶尔透过车门隙逢灌进一股冷意,慧珠打了个冷颤,顿消几许醉意。忽然,一抹淡白的光亮晃过眼底,慧珠顺着看去,见弘历撩开窗帷一角,若有所思的望着窗外,不由问道:“怎么了?”
弘历回首,垂眸看了眼侧在身旁微有鼾声的弘昼,压低嗓子道:“额娘,是不是因为弘历,皇阿玛才不封三哥世子,三哥也是因此,才会重小就不喜欢弘历。”慧珠大吃一惊,怔怔的望着弘历,好一会儿方正色道:“这话你是听谁说的?”弘历眼色一黯,呐呐道:“今天下午和弘昼去找十七叔的时候,听三哥和弘旺(皇八子胤共之子)、弘同他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