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_作者:西木子(435)

2016-11-22 西木子 清穿

  年氏知道耿氏是站到慧珠一方的,但耿氏这话说的确实合qíng合理,又讨了她的喜,她也懒得终究,遂目光在慧珠、耿氏身上绕了一圈,勾唇一笑,确也揭过不提。

  武氏无子,能在宫中站住脚,位至宁嫔,除了自有手段外,不外乎仰年氏之鼻息而生存。于是,只见武氏顺着耿氏的话,接着道:“年大人已被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处战役过后,又是军功赫赫,年妃娘娘一家可谓一门忠烈。”话落,众人各掩心思,应声附和……

  年氏不在意的但笑不语,但被武氏如此一赞,心里自是为胞兄骄傲,盈盈闪动的水睦隐隐透出骄傲之色,直直看向慧珠。

  慧珠自明白胤真所想,便起了远避年氏之心。此时,对年氏看过来的目光,只当未有察觉,和着身旁的耿氏说起弘历弘昼哥俩的事。

  谈xing正浓,只听含笑沉默良久的乌拉那拉氏轻咳一声,引了众人注意后,方言道:“近几年,西陲战事不断,境内又遇多处天灾,咱们八旗将士百姓布衣,生活难有依靠。如今,战事又起,我们姐妹虽为女子,可也不能袖手旁观,安于自乐。本宫决定,储秀宫每月用度减半,或用于战事物资,或救济百姓皆行。”

  宋氏响应道:“臣妾人微力薄,所能挪开的钱银,对于朝廷大事,不过杯水车薪,但臣妾也愿意尽绵薄之力。”

  李氏恨瞪了眼宋氏,她现在手头的现银大多挪给了弘时jiāo际大臣王亲所用,这下又得减了月例,心里大为不快。面上也就轻哼几声,表示附和乌拉那拉氏的提议。

  见状,余下嫔妃也不甘为人后,纷纷出言响应。慧珠作为四妃之一,自是首当其冲,不但月例减半,还捐出白银两千两以表示支持。

  随后,众人就着减份例捐银钱又说了大上午,方各自告辞回宫。慧珠也相携耿氏、安氏一起离开,路上想起方才在储秀宫的事,不由莞尔一笑,真没想到,脚伤痊愈的第一日,也是复又请安的第一日,迎接她的是减了月例,还要捐了银钱。

  本章完

  第243章 撞见

  后宫宫妃慷慨解囊,无论助力多少,至少博得一片好名声,而乌拉那拉氏是后宫之首,年氏的兄长是此次平叛的总指挥,毫无意外的是它们二人赢得了最多的赞美之词,乃为本朝的贤后贤妃。

  之于后宫的虚华浮动,朝堂上却是更加忙碌。所谓更加忙碌,原因有三:其一,胤真是为亲王时,已觉吏治废弛。因此,登记伊始,即着手整顿吏治。但此事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整整一年光景,各种新政不断实施,各方人马亦是鞍前马后,着手新政。其二,初登大宝,政敌颇多,势必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私党,以巩固皇位。其三,便是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发生,西陲战火再起,这对今年一直不平稳的边防又一重压。

  历朝历代,后宫皆为朝堂政野的缩影,慧珠身居后宫高位,对胤真连连施压朝臣一事,隐约也知道些。后来,从朝廷大元们的夫人进宫向她请安闲谈中,才知,胤真他是力排众议,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全面进行整顿。

  对此,慧珠不无讶异,甚是纳罕胤真是如何将繁琐的政事处理完,还能不忘后宫的宫妃们。

  一如今日,胤真处理完朝政,在未时用过午膳小憩后,便召了她前去养心殿觐见。

  是时,已进入十一月,京城渐渐有了冬日的寒冷,但好在今日没有chuī风,日头很好,洋洋洒洒的阳光照she下来,融合了冬日的寂寥,平添了几分暖意。彼时,慧珠正身着一件湖绿色银纹白蝶连裳旗袍,外罩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行走在养心殿的路径上,身后跟着小然子,以及手提食盒的阿杏。

  说起来,养心殿还是慧珠第二次来,第一次来是青海战事发生不久,她被传召去送些吃食茶水,当时去了,胤真没与她说话,只是默默的用了她带去的吃食,便打发她离开。这一次,慧珠也只当如此,挑拣了几样胤真惯吃的装盒,就寻了偏僻小径,轻车熟路往养心殿的西暖阁行去。

  西暖阁有西次间和梢间,分面北前后两室,前室的一明两暗三间屋室,是用作胤真闲时饮茶休息的地方,也是慧珠等后宫嫔妃能在白日往养心殿的唯一之地。

  犹记第一次来时,小禄子亲自带路,路上不停的向她叮嘱胤真的忌惮好,以后来这里要避开召见朝臣的东暖阁,不可乱行走,最好越是偏僻少人出入的路径越好。如是,方才她才会寻了个当值的太监问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