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臭小子有女朋友了,”那太太想了想,又道,“不过我还真晓得几个不错的小伙子,可以给小顾师傅介绍介绍。”
和锦娘一起送几人出门的陶陶听得脸色都变了。
陶夫人连忙cha话:“瞧你们这封建的样子,年轻人可都讲究自由恋爱的。你们俩可不能欺负小顾丫头脾气好,听到没?”
锦娘也笑:“我知道阿姨们都是疼我,阿姨们的眼光我肯定相信,只是我现在还没这方面的想法呢,能把工作室和晏晏照顾好就成了。”
三人说说笑笑出了门,没再提起给锦娘介绍小伙子的话,陶陶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锦娘关上门,对他道:“我没有想到竟然是你和你妈妈说起了我的工作室,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了。”
陶陶连忙摇头:“我就是随口一提。”
锦娘牢牢在心里再一次记了他一份好。
细数起来,陶陶已经帮了她许多次。
租房时,他要的房租格外低廉;
她被人在网上污蔑时,他去找了李成蹊教授帮她说话;开这间工作室的过程中,他不仅帮忙出谋划策,还揽了许多工作;更别提在晏晏的事qíng上,他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耐心,看她的表演、陪她玩乐。
如今,他又为她带来了新的客人。
陶夫人和她的朋友与万雅、周静之流完全不同。
万雅她们的家庭与倪家相似,都是一两代之内才刚刚崛起的,与陶家这样屹立了好几代的家族根本不能比。
反倒是万雅和周静会为了财富、地位而自傲,瞧不起她们眼中“落了难的顾锦”。
陶夫人几人则低调平和许多,只求顺心顺意,锦娘的衣服做得好,xing格好,这就够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锦娘的“小作坊”竟悄然进入了陶家所在的圈子。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她的客户群里,慢慢多了些和陶夫人一样家世不俗却和善可亲的人物。
☆、第44章
转眼两个月过去,在经过了两次试穿之后,陶夫人在锦娘的工作室订做的衣服彻底完成。
她订做的是一条jīng致的长裙。时值五月,此时衣服正好应季,她便穿着出现在一次酒会上。
那一周的周日,陶夫人又跟着陶陶一起去了锦娘那儿。
这一次,她还带了另外一个人。
“李成蹊教授!”锦娘惊讶得声音都高了些,“您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李成蹊笑呵呵地同她开了句玩笑。
“瞧您说的,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您,太惊喜了嘛。”锦娘搀住她一边的胳膊,请她和陶夫人坐在客厅。晏晏甜甜地对他们挨个道了声好,乖乖倚偎在锦娘身边。
锦娘上一次见到李成蹊还是在chūn节期间,到现在也接近四个月了。
因为先前李成蹊在网上帮她说过话,她一直记在心里,过年期间便特意带晏晏去拜了个年,还送上了自己jīng心制作的绣品,一幅松鹤延年图样的桌屏。虽然尺寸不大,但足够jīng细。
李成蹊自然很是喜欢,还在技法和图样设计上指点了她几句,让锦娘对现代刺绣的理解更深了几分。
不过,她没想到今天李教授也会来。
之前知道陶夫人要来,她就特意将这一天的预约都推迟了,家里清静得很。
她拿出提前准备的茶具,冲了一壶茶。
“这是今年新上的明前茶,味道不错,你们尝尝。”锦娘沥出茶汤,给几人各倒了一小杯,又端了些茶点。新出的绿茶容易刺激肠胃,配上些茶点既能增加茶水的味道,又不会不舒服。
陶夫人嗅了嗅茶香,抿了一小口,对李成蹊道:“我来这儿好几回了,可是第一回享受这个待遇,看来都是沾着您的光了。”
锦娘晓得她在说玩笑话,将茶点往她面前推了些,道:“阿姨快吃点茶点甜甜嘴。您前几次来都是要做衣服,我哪儿腾的出手给您泡功夫茶。您两位以后来,我可都会这样好好招待。”
他们说笑几句,喝了两泡茶,李成蹊开口往她的来意上引。
“小顾啊,之前你说小冉在你这儿订做了一件衣服,是吗?”
“小冉”指的就是陶夫人,她本名姓冉。
锦娘点头道:“是的,一条长裙。”
李成蹊侧过脸看向她,问道:“前几天我正好瞧见她穿了,觉得设计很不错,一问才知道是你做的。听她说你现在开了间工作室做定制,所以我特地请小冉带我来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