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清_作者:舞慈荏(371)

2016-11-22 舞慈荏 清穿

  另一边,载洵和载涛也受到了满席文武大臣们的追捧,人人都知这回他们立下大功,升官进爵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于是都存了巴结的心思,争着抢着上前奉迎,一时间,将他们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就连载沣都被挤在了人群之外,看着几乎被淹没的两个弟弟,不禁露出了深深的同qíng之色,然后果断决定,要叙旧还是等改天再说吧,今晚的人们太可怕了,他还是暂避锋芒的好

  载洵和载涛被人团团围住,奉承之辞不绝于耳,直听得头昏脑涨之时,忽然觉得人群的声音小了很多,空气也清新了不少,下意识jīng神一凝,定睛看去。只见人群忽然让出了一条道来,大声的溜须拍马变成了窃窃私语,在众人的诡异目光中,袁世凯等人缓缓走来。

  “见过两位王爷”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一系的大臣们,齐齐拱手向载洵和载涛说道。

  兄弟两人对视了一眼,也拱了拱手,载洵笑道:“袁大人,好久不见了。”

  “是啊。”袁世凯笑容可掬,说道,“看两位王爷满面风尘之色,想来一路多有辛劳,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实在是劳苦功高,堪为我等之楷模啊”

  载涛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说道:“非也,非也。此次能够侥幸成功,乃是大家合力的结果,更是跟各位大人们在我等背后的默默支持密不可分。我等可不敢独自占功,这是大家的功劳。”

  袁世凯笑得平和,煞有介事似的说道:“王爷真是谦逊。不管怎么说,这次能够成功跟洋人达成协议,壮大我大清军威,扬我中华声势,实在是大功一件,在下真的是心悦诚服了只希望我大清能够得偿所愿,一洗往日的颓势啊”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次军购成功,影响最大的就是北洋新军,他这话说出来,没人会当真,当成反话来听还差不多。众人的脸色于是更加怪异了,不知这场北洋与皇室的斗争,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

  婉贞虽然跟一众女眷聊着天,却也惦记着载涛这边,抽空瞟了一眼,见此qíng景,回想起在旅行途中发生的事qíng,不由心中一沉。

  这时,只听太监大声叫道:“皇上驾到——皇后驾到——瑾妃娘娘驾到——”

  乾清宫里顿时没了一点声音,所有人都以极快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婉贞等人也站起来,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排好。婉贞心里有着些微的诧异,怎么一向不大在公众面前露面的皇后和瑾妃也来了?

  光绪大步走进来,后面跟着皇后和瑾妃,在文武大臣和女眷们的跪拜声中走上宝座,皇后和瑾妃分坐在他两旁,他举手轻抬,说道:“都平身吧。”

  “谢皇上。”众人说着,这才纷纷站起身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光绪扫视了底下一眼,在看到袁世凯等人时眼中寒光一闪,却转瞬即逝,若无其事地笑道:“今天乃是为了多罗郡王、钟郡王等人出使欧美及日本,成功归来而特意举办的接风宴,众位爱卿不必拘礼,放开胸怀同乐才是”说着率先举起酒杯,朗声道,“来,朕先敬这次的功臣们一杯”

  所有人,包括载涛和载洵在内,自是受宠若惊,急忙举起杯来连道不敢,却是喜滋滋地把皇帝敬的这杯酒给喝了。而其余的人看到光绪如此看重他们,顿时心中也是又妒又羡,恨不能自己也是使节团中的一员,在同僚的面前大大露一回脸。

  袁世凯等人却是眼神变幻莫测。光绪这番作为,分明是在跟他们较劲儿。世人皆知载洵他们此行就是针对着北洋,光绪却如此大张旗鼓宣扬他们的功劳,皇帝的意图和倾向已经十分明显了,必然会有一些左右摇摆之人倒向皇室一方。舆论对北洋是大大的不利。

  不过他们早已经私下商量过,在这宴会上倒也沉得住气,附和着皇帝把酒喝了,对载洵等人也是恭维有加,丝毫看不出一点敌视的意味来,倒也让人不得不佩服。

  吃喝中,皇后和瑾妃离了席,向着婉贞走来。婉贞一见,急忙站起了身,墩身行礼道:“参见皇后娘娘、瑾妃娘娘。”

  皇后笑着,赶紧扶起了婉贞,说道:“得了得了,婉贞,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许多虚礼吗?我们也就是过来看看,你这次随同六爷和七爷出访,一路辛苦了。”

  婉贞忙道:“不敢当,臣妾并不辛苦,真正辛苦的还是六爷和七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