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宋懿觉得这是父皇英明,从未究其原因,可是现在的陆明泽却觉得这其中隐情颇深。
泰和帝那样的明君绝不会无故讨厌什么人,更何况是血缘至亲的侄子,而宋宸即便是不受重用,但是也享有亲王的爵位,为何为了篡位这么处心积虑不顾一切呢?
看来自己应该好好查查皇族旧事了。
******
用过早膳,陆明泽带着小福子来到明和殿,巍峨的明和殿在晨曦之中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庄严之感,陆明泽昂首阔步,进入大殿,坐上龙椅,众臣全都跪伏在地恭敬地向皇帝见礼。
陆明泽看着底下的朝臣,暗暗思量着这些嘴上高呼万岁的臣子已经有多少效忠了瑾王。
不过现在才刚刚是昭武三年,虽然宋懿在四大辅政大臣中已经表现出对赵梁的偏爱,但是镇国公未倒,其他三大辅政大臣的势力仍是不可小觑,所以瑾王手下的人应该还不多。
“众卿平身吧。”陆明泽朗声说道,底下的大臣听到此语,方纷纷起身。
大晋朝朝堂之上左文右武,下方右边第一人正是武将之首镇国公隋殷,隋殷今年年纪尚未过五十,身材魁梧,相貌硬朗,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一身武人气势在朝堂之上也毫未遮掩。
以前的宋懿就嫌弃隋殷说话耿直,脾气冷硬,在皇帝面前也没有恭敬的样子。然而陆明泽却知道,此人立身极正,性格忠直,只不过出身勋贵长于军旅,不屑媚上。
这样的人,只要陆明泽对他付之信任,以礼相待,那么隋殷就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背叛他。
这恐怕也是宋宸并没有选择拉拢隋殷反而陷害他的原因,他大概知道以隋殷这样维护正统的倔脾气,绝对不是富贵权势所能打动的。
下方左边第一人正是文臣之首吏部尚书加封一品太保的李长忧。李长忧已经年逾六十,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他出身寒门,是先帝有识人之才,不遗余力地重用他,他感念先帝恩德,投桃报李,对宋懿忠心不二。
然而前后两世,宋懿流放了隋殷,疏离了李长忧,却亲近赵梁,这样的炮灰不死都对不起观众。
隋殷和李长忧身后的两人应该就是兵部尚书赵梁和户部尚书加封一品太傅的乔之和。先不管二人为人如何,从相貌上来看,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陆明泽见了这二人之后有些觉得原主其实就是一个外貌协会的。
“众卿可有事启奏?”端详完了一应臣子,陆明泽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便靠在御座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只见赵梁率先走出队列上前一步回禀道:“臣蒙皇上器重,协助刑部尚书于大人一起审理蜀王谋逆案,发现一些证据,着实令人心惊,臣不敢隐瞒皇上,然涉案之人位高权重,非皇上许可,臣与于大人不敢继续深查。”
陆明泽看着赵梁既愤慨又沉痛的表情,在心中冷笑了两声,他可真会选穿越的时候,这不,围绕着镇国公隋殷的撕逼大战可不是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4章 古代女主重生文(三)
赵梁话音刚落,众臣便一脸震惊,朝堂之上,没有几个傻的,赵梁此言分明是说他查到有人和蜀王勾结,可是这大晋朝中谁能位高权重到令辅政大臣赵梁都不敢查下去了呢?
“赵卿家此言何意?”陆明泽皱着眉头说道,“朕让赵卿家全权处理此事,你却告诉朕你不敢深查,难不成有人比朕的面子还大吗?你说,无论你查到了谁,朕都恕你无罪!”
陆明泽的声调越来越高,可以听出他对此事极为不满,底下众臣都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生怕引火烧身。
寂静的大殿上,只听到赵梁清晰又铿锵有力的声音:“臣查到的,正是一品征虏大将军镇国公隋殷!”
赵梁的话掷地有声,众臣都不敢置信下意识地看向隋殷,隋殷的脸色还算正常,只不过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虽未立刻出言为自己辩护,但是他身后的武将们已经压低声音争论起来,一些镇国公麾下脾气火爆的武将更是大声斥责赵梁是诬陷忠良。
陆明泽环顾堂下,观察完底下众臣脸上的表情,才装出惊讶的语气说道:“镇国公为我大晋守卫西北边境近二十年,战功赫赫,忠肝义胆,乃先帝亲封的一品征虏大惊军,赵卿此言可有证据?”
“镇国公竟与蜀王有所牵连,臣对此事也深感痛心,隋将军乃国之栋梁,臣若没有证据,自然不会轻易指摘。”赵梁言之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