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在清朝_作者:阿狸小妃(102)

2016-11-22 阿狸小妃 清穿

  连带着整个永和宫的奴才,出去都没了脸面,恨不得找个地fèng钻进去。

  宫女chūn纤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说道:“娘娘……您身子不适,还是传太医过来吧。”

  德妃猛地看了过来,一双眸子里都是冰冷的寒意,chūn纤身子瑟缩一下,一字一句地劝道:“娘娘,这日子还长着呢,承乾宫的那位主子名下可没一个阿哥。”

  这话真真是说道了德妃的心口上,任凭她皇贵妃再怎么尊贵,没个阿哥可以依靠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难不成,皇上百年之后,新帝会尊一个皇贵妃为太后?

  德妃的眼中闪过一抹恨意,今日的羞rǔ她定会千倍百倍还给她。

  可是,不是现在。

  ☆、第51章养恩

  德妃被罚跪在承乾宫的事qíng还没有过去,就传来了袁贵人在天牢bào毙而亡的消息,说是bào毙,可谁都清楚若没有皇上的旨意她想死都没有那个机会,似乎是要印证众人的猜测,紧接着康熙便下了一道旨意。

  抄家,下狱,流放,袁氏一族死的死散的散,短短一夜之间,就此销声匿迹。

  康熙的雷霆之怒镇住了后宫的人心,所以之后的好几个月,后宫里平静了不少,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王密蘅用完早膳,就歪在软榻上躺了一会儿,距离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她也变得越来越嗜睡,一天里有大半天的时间是在chuáng上度过的,连带着宫里的事qíng都顾不上来。

  好在,除了嗜睡,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不适。况且,她这祈祥宫,除了日常的吃喝还真没有特别需要她上心的事qíng。

  这个时候,有个像秋梅这样面面俱到的奴婢就显得格外的有用了。

  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些日子,她穿的用的,无一不是在沸水里煮过才送到她面前的。

  越到最后,越出不得一点儿的马虎。

  毕竟,如今这后宫里,有孕的只有她一人。

  王密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窗外的阳光照she进来格外的温暖,她坐起身来伸手摸了摸越来越大的肚子,心里默默地计算着日期。

  若是没有差错,就是在这几日了吧。

  “小主,您醒了?”秋梅见她醒来,急忙将手中做到一半的绣活放下,然后站起身来朝桌前走去,倒了一杯清茶递到了她的手中。

  王密蘅拿起茶盏轻轻地抿了几口,就抓了一把银盘中的梅子吃了起来。

  青涩的梅子看着都格外的酸,用秋梅的话说,像是要把舌头都酸掉了,可王密蘅却格外的爱吃。而且偏偏最喜欢吃这种没有经过腌制的梅子,而且觉着这味道,是越吃越上瘾。

  “德妃这几日还照常去慈宁宫?”吃了一会儿,王密蘅轻声问道。

  秋梅微微颔首:“奴婢听说她每日都要在慈宁宫殿外跪足一个时辰,只是太后潜心礼佛,一次都没见她。”

  秋梅的声音顿了顿,迟疑了片刻,这才继续说道:“不过,昨日太后身边的嬷嬷出来把德妃抄的经书拿了进去。”

  王密蘅听了,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的诧异。德妃的手段,到底是比旁人高出许多。

  之前的定嫔获罪于康熙,只是每日到乾清宫殿外跪着,康熙不仅没有见她,反而命人斥责了她。而德妃,从来都不会在这个当口自己去乾清宫寻不自在。

  她进宫多年,一直都侍奉在康熙身边,对于康熙的xing子绝对比一般人要了解的更深。所以她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

  一来跪在慈宁宫只是想给太后请安,二来她抄写经书并不是为了请罪,而是对太后的一片孝心。

  太后礼佛虔诚,后宫里哪一个妃嫔不晓得。

  谁能说,德妃孝敬太后是别有用心呢?即便心里嘲讽着,嘴上也不能说出一个字来,更不能露出一丝的愤恨,不然,那就是大不敬的罪过。

  聪明的人,从来都不会自毁长城。

  德妃,就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唯一错的,就是找了袁贵人这样一个猪队友,事qíng没办成还把她拉下了水。

  这不,太后那边已经有稍许地松动了,虽然依旧没让德妃进去,可她抄写的经书都呈到了太后的眼前。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德妃就能借着太后的手复宠了。

  她不得不承认,德妃是一个心狠的女人,对自己都可以这么狠,就不用说对别人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