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薇切了一声:“难道不是?有爹有娘的孩子怎么会寄人篱下呢?”向薇就差说月瑶是会生下不养了。
月瑶无语:“孤儿那是没有依靠,要靠别人存活的,可馨跟晟哥儿他们是没有依靠吗?我只是让他们去明珠哪里住一段时日,又不是住着不走了,话说,这又不是住你的地,你怎么那么多话?”月瑶发现向薇越来越唠叨,越来越婆妈了。
向薇白了月瑶一眼:“人家‘rǔ’娘都比你亲娘好,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这样对孩子小心把孩子以后跟你不亲。”
月瑶听了这话笑了起来:“我辛辛苦苦拉扯他们长大,还不跟我亲?那要跟谁亲?”见着向薇还想说话,月瑶摇摇手道:“别扯这些有的没的,既然马上到了码头,我们也该收拾一下了。”孩子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这些年也尽心尽力在教导,她自问这个当娘的已经做到最好了。
向薇嘀咕道:“我看你这样,以后还是不要再生了。”月瑶生得多估计将来受累的得是她,这三个小子这几年可没少折腾她,而最让人恼火的是只要三个小子惹祸,月瑶就要怪到她身上,让她也郁闷。
月瑶笑道:“放心,不会再生了。”月瑶是真的不想再生了,生了要养,养孩子太辛苦了。
向薇才不相信,这生不生,又不是月瑶自己一个人说了能算的。
江南的雨如雾如烟,渐渐沥沥,缥缥缈缈,缠缠绵绵,河水升起淡淡的水气,袅袅娜娜,如同仙境。
向薇朝看一侧的月瑶说道:“这江南的雨跟就城的还真不一样。”
月瑶淡笑道:“早跟你说了,江南的雨跟京城的不一样。”
向薇刚想说话,就听到悠远的钟声,向薇朝着钟声的方向望去,就看到远处有一座大山,半山腰坐落了一座古刹,向薇嘀咕着道。“怎么一路上的寺庙那么多?”
月瑶笑道:“唐朝大诗人杜牧写的《江南‘chūn’》里面有一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在唐朝就有四百八十寺,你想想现在江南能有多少的寺庙。”在江南不仅仅文风盛,这寺庙的香火也很盛。
向薇没好气地说道:“什么杜牧杜甫的,不知道,你也少跟我说这些人。”月瑶经常冒出来一个名,这些人都是历史名人,不是大诗人就是大画家,而且这些人不仅有名有字还有别号,有的别号还有好几个,听得她头疼。
小团子睁大了眼睛。
斐哥儿解释道:“姨母,杜甫跟杜牧虽然都是唐朝的大诗人,但两人相着壹佰队眭了,而且杜甫可是跟李白齐名的‘诗圣’,姨母,你以后可千万不要‘弄’‘混’了。
月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见着向薇脸‘色’不好看,说道:“平日让你多读点书你不听,现在连孩子都笑话你。”
向薇‘yīn’森森地看着斐哥儿道:“你在笑话我?”
斐哥儿打了一个冷颤,头摇得像拔‘làng’鼓一般:“没有,绝对没有。”娘生气很恐怖,向薇姨姨生气一样很恐怖。
几日以后,终于到了目的地。
船刚靠岸,就听到外面的‘侍’卫进来回禀道:“夫人,外面有一个叫顾哲的人,他自称是夫人的师侄,他想求见夫人。”
顾哲进来给月瑶行了礼,笑着道:“外祖父听到姨母要来,这些日子高兴得不行,半个月前就打发我在码头等候姨母了。”
月瑶这些年也很想念老师:“京城一别,也有数年了,老师现在身体可还健朗?”
顾哲摇头,人老了,‘xing’子倒是越发执拗了,月瑶让人领了小团子跟可馨等五个人过来给顾哲见礼。
顾哲是知道月瑶生了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如今看到五个孩子,当下一愣。
月瑶笑着指了小团子,说道:“这是英睿,是我姐姐的儿子,如今姐姐姐夫在苏州任职三年,我到杭州来顺道带他见爹娘了。”
顾哲迟疑地问道:“姨母说的可是苏州知府牛大人?”能让月瑶称为姐姐的,又在苏州任职的,也就知府牛大人的妻子。
月瑶笑着点了一下头:“嗯,就是他们。”
月瑶这次人带得蛮多的,东西却带得不多,除了准备要送的礼,带的都是一些日常的换洗衣裳,其他都没带,按照月瑶的说法,差的东西到时候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