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若是‘花’蕾说的,姑妈妈肯定不信。但是暮秋是出了名的老实,也从不说谎话,不得不让姑妈妈相信。
月瑶会跟‘花’蕾说母亲托梦的事,却没对暮秋说半个字。不是月瑶不相信暮秋,而是她非常清楚暮秋的‘xing’子,太实诚了,实诚的其实就是蠢。月瑶不怕暮秋背叛,但是却不能保证暮秋不被人算计说了实话。
月瑶望向古妈妈,嘴角带着冷笑。她回来后没多久就去了华林寺上香,华林寺的普安师父说只要她诚心天天抄孝经一年,到时候烧给在九泉之下的父母,会让父母在九泉之下过得更好。着对当时骤失双亲的她来说,无疑就是及时雨。所以,上辈子她一直坚持抄写经书,坚持了一年,每天都埋首在经书。也因此错过了很多的事。
古妈妈见着月瑶噙着那抹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下大骇。但是想着大夫人的许诺,只能硬着头皮道:“姑娘,万不可半途而废啊!师太说,一定要至诚之心。”
月瑶将手里的银钗轻轻放在梳妆台上:“妈妈放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心里有数的。妈妈,你年龄大了,熬夜对你身体的不好,妈妈以后好好养着身体就是。院子里的事就‘jiāo’给暮秋‘花’蕾他们了。”
古妈妈本想说自己熬得住,可是看月瑶看也不看她,直接叫了暮秋进来,讪讪地出去。
月瑶等着姑妈妈出去,眼中划过一抹讥笑。看来莫氏这是着急了,让古妈妈来试探了。不过现在有祖母镇着,莫氏不敢有动作。否则祖母饶不了她。
月瑶躺下后在‘chuáng’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内‘乱’糟糟的一团。月瑶睡不着,gān脆起身去了小佛堂。月瑶看着满桌子都是经书,并没有如往常一般继续抄写经书。而是在思索着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月瑶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圆圆的月亮。她这辈子归来,不是仅仅是为了防备,更不是单单第为了回来与莫氏争斗。只要她对莫氏起了提防之心,再不被她哄骗了,再寻了外人帮她撑腰,不再如上辈子一样孤苦无援,莫氏就没胆子敢卖她。
那她以后做什么呢?总不能一辈子又再如上辈子一样,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第过。
月瑶脑海一团‘乱’。不期第向了墙上挂着的一副画。月瑶木呆呆第看着那幅画,让她想起了在庵堂的日子。
庵堂里有很多的‘女’子。这些‘女’子中若是有家人惦念的,这些人家里每个月有钱有粮送过来,衣食无忧;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无家可归投身在庵堂的。这群人就要自力更生,因为庵堂是不可能白养人的。为了生计,这些‘女’人就会做活赚钱。大部分人都是刺绣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还有小部分的就只能去做一些粗活,都非常辛苦。
她到了庵堂以后,才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做饭不会,‘女’红不会,什么都不会。‘弄’得管着庵堂事务的师傅看着她就皱眉。时间长了,别说管事师傅,就是旁边的‘女’子都鄙视她。好似她是寄生虫一般。
后来还是师太发现她自己字写得不错,让她抄写经书。再抄写经书的过程之中发现她画艺很好。于是,她就靠着抄写经书与绘菩萨佛像图为庵堂赚钱。带来的收入不菲,她在庵堂的日子也才号过了。
月瑶坐在桌子上,抬头看着那副日落山居图。这辈子虽然不要那些才名,但是傍身的才艺万万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还得‘jīng’益求‘jīng’,期待更高的进步。这样真有个万一,也能靠着它们活下去。
月瑶想着绘画,忍不住想起文先生当日对着她一直说这可惜,可惜了她的天赋。若是身为男儿一定收为学生,偏偏却是生为了‘女’儿身。
当年文成翔文先生是因为要还朋友一个人qíng才答应连栋博教导月瑶的。后来文先生虽然认为月瑶在画艺上天赋惊人,但是因为月瑶是‘女’儿身,文先生也没收她为学生。原因很简单,‘女’儿家的对于他们来说,嫁人生子‘cao’持家务。学画只是陶冶一下qíng‘cao’,当不得一‘门’正经的事qíng做。不过虽然文先生抱了这样的想法,对她跟对自己学生一样严厉,用了十二分心教导她。也正是那四年,给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惜当时家里出事,还没来得急学更深层的东西就回京。后来回来以后,再没请先生教导,都是她自己‘摸’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