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宫_作者:沐非(187)

  侍从们面面相觑,都不敢言语——皇帝的脾气,他们素来深知,一言既出,绝不收回,可是如今大乱方止,外间不知有多么凶险,若有个歹人隐匿伺机,他们就是有九条命,也逃不过这滔天大祸。

  一言九鼎之下,皇帝也不乘辇舆,率了几个心腹,连同苦劝跟随的侍从,一行人迤迤俪俪到得神武门前。

  原本庄严肃穆的神武门前,已是气象大变,刚经历过一场恶战,门楼下丢弃了许多染着血渍和汗水的盔甲杂物,侍卫们华丽耀目的明光甲,也被抛在一旁,它们变得乌黑,映着紫褐的血迹,蜿蜒狞恶,昭示出主人的九死一生。

  门楼下的yīn影里,郭升已是jīng神大好,他一刻也闲不住,正在口说手比地跟增援的侍卫同僚们讲述着当时的凶险qíng景——

  “我们当时已经筋疲力尽了,小爷我一想,这一百多斤,就要jiāo代在这了,很有些舍不得,但是为圣上尽忠,我老爹大约也不会怪罪……他只我这一根独苗,怕是我老郭家要断后了——你别急啊,我这往下说了——这时就见那些贼人的云梯连连翻倒,有快爬上的,也中箭跌下去了,我探头一望,就见晨妃娘娘白衣轻骑,正带着大队人马增援而来……娘娘那箭she得真准,上次那鞑靼可汗,就是被她一箭中心……”

  他正说得高兴,皇帝在几步外听着,也不去打断他,皇帝眼尖,一眼瞥见晨露身边那肤色深蜜的侍女,正在递水给郭升,不由心中一动,偷偷道了句“好艳福”,不禁莞尔。

  他念及晨露,于是转身上马,又朝着城南而去,身后一众人马,惶急追赶。

  ……

  城南的战事,也已偃旗息鼓。京营绕着城墙密密布防,与城外袭来的三千藩王jīng兵打了个旗鼓相当,战事一度胶着,直到孙铭接到宫中消息,着人大喊道:“安王平王已诛,余犯从宽,敌方才稍稍有些慌乱起来。”

  但这些乃是藩王麾下的jīng锐,勇悍难当,即使军心涣散,仍不失为劲敌,晨露赶到时,他们经过一场血战,才堪堪被击退离去。

  孙铭见到晨露时,正要详说此间qíng况,却见这位娘娘面色肃然,屏退了军中诸人,便跟他来了一番密谈。

  孙铭一听之下,大惊失色。

  “这如何使得……私自纵敌,是延误军机的大事,是要灭九族的!”

  “你的妻族便是皇家。”

  晨露揶揄着回了一句,见他仍是摇手拒绝,也不恼怒,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悠然道:“道理我都说给你听了,襄王láng子野心,只有以毒攻毒,才能制得住他。”

  “没有圣上的手谕,我也不能负担如此重责。”

  孙铭据利力争道。

  “若要等圣上的手谕,你便是置君父于不仁了!”

  第128章故纵

  晨露微微一笑,冰眸中闪过一道不以为然,款款说道:“你若是固执己见,便可持着这桩天大的功劳,去向圣上报喜……不过,最该庆幸的,却是坐山观虎斗的襄王。”

  孙铭沉吟着,仍是踌躇:“私放平王出城,真能起到如此作用?”

  “襄王的如意算盘,是趁着二位藩王谋逆被杀,将他们的封地吞并,他必会上表朝廷,说是替朝廷平叛云云,到时候,皇上又有什么言辞可以驳他?若是让平王安全回到封地,他也不会坐视经营多年的基业被人夺去。”

  晨露细细解释过,想起仍滞留宫中的静王,不由漾起一抹冷笑,夕阳的余辉映着她的面容,稚嫩清秀中,透出别样的幽深风华。

  孙铭也是久浸人事,胆识不凡,他略一思索,比较了其中得失,毅然道:“我是个武夫,也不懂什么政局谋略,但望娘娘所说,没有辜负您手中的这柄御赐宝剑。”

  言下之意,是愿意通融,但他不愧是老于世故,也不开口应承。

  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晨露也不去计较他的言语,一口应承下来。

  夕阳徐徐西坠,照着城墙上的青石,斑驳间,仿佛见证了历史的风尘沧桑,城墙上的兵士们就地围坐,也顾不得礼仪,畅开着襟怀,任由清风拂去汗水和疲惫,七嘴八舌地咀嚼谈笑着。

  “京城乃是宝地,自有王气盘亘,钟灵毓秀,哪是那两个什么王爷可以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