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_作者:朱砂(635)

2016-11-21 朱砂

  “不过是孕吐罢了。”袁淑妃脸色惨白,“皇上刚走就叫太医,传出去成什么样子。”是要让皇帝知道她心里有鬼吗?这会儿她突然又后怕起来了——若是刚才一时冲动把那件事说了出来,现在又是个什么样子呢?不不不,这个秘密还是烂在她心里的好,万万不能说出口!

  皇帝走出钟秀宫的时候,夜已经深了。昨天下过一场雪,今日就特别的冷,空气吸进胸中似乎能把人冻住似的。皇帝却深深地吸了几口气,还将身上的衣裳提起来抖了抖,用带着厌恶的口吻道:“这锅子的味儿就是太大了,染到身上就不散!”

  杜公公忙上来替他拉披风:“皇上,这风大着呢,可千万别闪了汗。”

  皇帝嗤笑了一声,站在风口上没动:“让风chuīchuī也好,至少散了这味儿。”

  杜公公急得不行:“皇上,回去换了衣裳就好,可不能这么chuī。”

  他左劝右劝,皇帝终于举步,淡淡地问:“西北的消息来了没有?”

  “来了来了。”杜公公紧跟在皇帝身后,“郡王妃在督州城已经种完了痘,现在燕州城准备要种痘了。西北那些百姓都等急了呢,到时候怕不要挤破头。”

  皇帝唇角弯起一丝淡淡的笑意,忽然道:“蒋宝林近来怎样?”

  “还是那样。”杜公公不知道皇帝的话题为何换得如此迅速,但还是立刻答道,“每日在群香殿跟王充容说笑,有时做些针线。”

  “若如她这般,倒也好。”皇帝又微微笑了一下,“比她姐姐qiáng些。”

  杜公公不敢答话。皇帝抬起头,往一个方向看了看:“那边是西北吧?”

  “奴婢不知道……”杜公公也抬头看了看,一脸惭愧,“奴婢分辨不出……”

  “其实朕也分不大清楚啊。”皇帝叹了口气,“安郡王却是看一眼就能辨得出方向。他说行军打仗,必得有这个本事才行。”

  杜公公不是很明白皇帝为什么又提到了安郡王,刚才不是还在讲蒋宝林么?因此他也只能小心地顺着皇帝道:“安郡王自幼就跟着定北侯习学兵法,懂这些也是应该的。”

  皇帝笑了笑:“是啊。他要学的就是这些,不然要学什么,难道学治国之策,均衡之术,隐忍之道么?”

  杜公公听得心里咯噔一跳,不敢说话了。幸好皇帝也没要他回答,顿了一顿就自己说了下去:“他比朕自在。她跟着也自在,至少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杜公公想了一会儿,才把“他”跟“她”分清楚了,又想了想,觉得不说话不行了,便道:“郡王妃这事若是做得成了,功在天下。”

  “是啊。”皇帝悠悠地叹了一声,“所以她跟夏氏到底是不同的,该让她去为天下做些功德。”

  “皇上圣明。”杜公公毫不犹豫地跟了一句,倒把皇帝逗笑了:“你这个溜须拍马的东西——”

  杜公公也跟着笑:“奴婢只是说实话罢了。”

  皇帝笑着抬脚虚踢了他一下,又叹了口气:“罢了,回明光殿吧。”本来今天晚上的计划不是这样的,他是预备宿在钟秀宫里,可是因为那一盘子鸭血……

  杜公公连忙招呼后头的暖轿过来:“皇上还是坐轿子吧。若为了那些事伤了龙体,实在不值得。”

  皇帝轻轻笑了一下:“不错。”他的声音在夜色之中仿佛被寒气冻住了,也是冰凉的,“为了那些东西,不值得。”他弯腰上了暖轿,抛出来一句话,“你盯着,朕倒要瞧瞧,这回能不能抓得住他们。”

  杜公公恭敬地答应了一声,在暖轿走起来的时候回头往钟秀宫的方向看了一眼。人人都道袁淑妃圣宠不衰,可若真有圣宠,又怎么会接连小产?或许也只有皇后,这些年来盯着钟秀宫不放,始终真将她当作对手了。

  不过,这也是咎由自取。杜公公收回视线,微弯着身子跟上前头的暖轿。这人哪,不是有一句老话么——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初做那杀人刀,如今就得做挡箭牌,千万别以为世上真有那不透风的墙,别说风是挡不住的,就是那墙,今儿不也险些就自己说破了旧事吗?只可惜啊,皇上留着她还有用,就是她想说,皇上也有办法让她说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