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_作者:朱砂(912)

2016-11-21 朱砂

  “是。”皇帝停了脚步,似笑非笑,“你没备些礼送去?”

  陆盈自然是已经送了东西过去的,也不是什么金银珠玉的,就是上好的松江细棉布四匹,给孩子做小衣裳是最好的。

  “这点东西你也送得出手?”皇帝听她这么一说,不禁好笑。

  “妾和安郡王妃也不论这些……”陆盈搜肠刮肚了半天才想到几句说辞,小心地观察着皇帝的神色道,“再说,妾听宫里不少人说,让妾避着安郡王妃……”

  皇帝眼里冷光一闪,面上却神色不动道:“这是谁说的,为何让你避着蒋氏?”

  “说是……”陆盈实在是不会说这些拐弯抹角的话,“说皇上不喜欢安郡王,他又不安分,将来若是有什么差错,要连累了安郡王妃……”

  “哦——”皇帝不置可否地随口发了个音,也不知有没有听进去。

  陆盈没听到回答,心里更惴惴了,一时间也再找不到什么委婉的说法,忍不住道:“其实桃姐儿原是太后娘娘指婚的,何况医者父母心,她既学了医术,见了病人自然是不能不治的。当初在无锡,她也治了许多人……”

  “蒋氏的医术的确是出众。”皇帝漫不经心地接了一句,又抬起脚来,“过几日让她进宫来,再给你和晖儿诊诊脉。朕先回去了,你歇着罢。”说罢,径直走了。

  陆盈追了一步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看着皇帝的背影呆站片刻,低头回内殿去了。

  皇帝出了秋凉殿,嘴角就泛起了一丝笑意。杜内监观察着他的脸色,小心地道:“皇上这样说,怕是修仪娘娘心里要不安了。”

  “她是个傻子。”皇帝说着嫌弃的话,嘴角的笑意却更浓了,“连说句婉转的话都不会。”

  他既笑了,杜内监也就跟着笑了:“修仪娘娘不会那些九转十八弯的事,不过——其实奴婢觉得娘娘说得挺好的,安郡王妃不过是医者天份罢了,治病救人,那都是仁心而已。”

  “是啊。”皇帝忍不住又笑了,“就算她在西北军中做的事,也不是为了帮定北侯。如此一来,纵然朕将来处置安郡王,也不该将她也牵连进去。”陆盈想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说得实在笨拙了些,若换了别的妃嫔,自有法子把话说得婉转妥帖,不露痕迹。

  不对,若换了别的妃嫔,根本不会为蒋氏说这样的话。别说现在蒋氏已经是安郡王妃,众所周知地成了他“忌惮”的安郡王党的一员,就是从前,蒋氏的堂姐又是怎么做的?

  皇帝的微笑渐渐变了冷笑。蒋家这一家人也颇有趣,说起来同是一支血脉,为何xingqíng相差如此之大?蒋氏显然是随了她父亲蒋药师,却又比蒋锡不知jīng明了多少。那蒋梅华又是像了谁,为何与她的祖父蒋老太医的xingqíng不同呢?就是蒋钧,与其父也是天差地别。如此看来,或许是母族血脉在起作用?蒋老太医娶的就是于氏女,蒋钧又娶了其于氏表妹,说起来正与太后和皇后是一族,只怕蒋梅华这xingqíng,就是随了于氏一族。

  若如此说,儿女亦肖其母,那晖哥儿将来会不会像他的母亲,也是心存仁厚,知恩报恩?皇帝的思维又发散了开去,眼里不由自主地又浮上了真正的笑意——也不能全像了他母亲,那岂不是也成了个小傻子,一点儿弯弯心思都没有?做皇帝,可不能这样呢。

  皇帝去过秋凉殿的消息,当然瞒不过皇后,听说皇帝只进去盏茶的时分就出来了,陆盈还失魂落魄的,不由得又是幸灾乐祸,又有些不快:“又是为什么事触怒了皇上?”

  “听说还是为了将小皇子抱去给钟秀宫的事儿……”打听消息的宫人不是很肯定地道,“只是当时内殿只有樱桃一个人伺候,她的嘴紧,奴婢怎么打听也只听到这一丝儿消息,也不知准不准……”

  皇后没好气地道:“定然是准的了,不然皇上还能为什么?”给皇子赐名都是跟着蒋氏的儿子沾的光,若不为袁氏,悄悄去秋凉殿做什么?

  “袁氏这个贱人,竟然还不死心!”皇后真恨,“当初那药就该多下一点……”若连袁氏一起弄死就好了。

  心腹宫人吓得简直想捂她的嘴了:“娘娘慎言!”chūn冰到现在都没消息,多半还在皇帝手里呢,皇后这时候自己提起什么下药的事儿,这是要做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