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殊色_作者:狐阳(315)

  他本是不怒自威,下了朝堂也无甚改变,直到一封信函送到了御桌之上,那批着奏折的笔蓦然停了下来。

  “陛下,这是从苏州驿站送到刘大人府中的信函,”太监恭敬的呈上道,“奴婢已经叮嘱过刘大人内容不可外泄了。”

  “外不外泄有什么要紧,”温庄晏接过了那信函,其上字迹婉约,好像字里行间都带着江南的风情,不是瘦金体,却是林曜的字。

  他说了在苏州见到的景物风光,说那里商业发展的好,重农轻商本不应该。

  信函像是闲谈,偏偏后面缀了个曜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后的名讳。

  三年来信函不断,今天送到崔家,明天就送到林家,再后天就各家到处送,即使群臣个个缄口不言,可一个个心知肚明,才会对他纳妃的事情如此的上心。

  “陛下这次可要寻人?”太监小声问道。

  以往每次信函来了以后,陛下都要派人寻找一番,虽是每次都找不到任何的踪迹,但彼此却像是猜谜一样。

  “去寻,”温庄晏将信函收了起来,转而说道,“去户部将今年江南的税簿找来。”

  “是,”太监对他的行为摸不到头脑,却匆匆的去了。

  温庄晏本就没有期冀能在苏州找到人,但是林曜信函中所提虽大多是风物一类,却也是在给他隐晦的提了一些线索。

  税簿记录,江南税收比去年高出了五成,大多来自于农税,可是商税却在节节攀高,尤其是牲畜类税收尤其的高。

  “牲畜?”温庄晏微动了一下眉梢,江南水多,并不适合养殖牛羊,他转头问道,“江南那边的牲畜是从哪里贩过去的?”

  “奴婢不懂这个,只听说过这塞外的牛羊肥美……”太监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却见温庄晏的神色一瞬间沉了下去,连忙跪地求饶道,“奴才多嘴,请陛下恕罪。”

  “不,你提醒朕了,”温庄晏拧着眉头站了起来,负着手来回踱了几步道,“召兵部尚书来见朕。”

  “是,”太监连忙爬起去宣诏了。

  ……

  “启禀陛下,这两年塞外对我边塞秋毫未犯,”兵部尚书刻板的脸上都有些喜意,“这全是陛下增强兵力的缘故。”

  “那塞外局势如何?”温庄晏不动声色的问道。

  兵部尚书迟疑了一下道:“塞外苦寒,我萧国富强,自然应当接济一二,以往一年给上十万石尚且不足够,这两年却没有多要了。”

  “那说明他们足够了,所以不再需要朝廷的接济,”温庄晏心中暗叹大意。

  塞外本就是边患之地,那里居住着游牧的部落,往往部落之间纷争不断,对萧国内部造成不了什么太大的冲击,可是那里的人们都是在马背上长大,那里的骑兵一个顶上十个,若是分散不足为虑,可若是凝结成了一股,对现在的萧国造成冲击已经足够。

  萧国境内虽然看着兵强马壮,但是之前的损耗让它的底子还有些空,若是对战,胜败难定。

  “陛下的意思是塞外的人意图不诡?”兵部尚书思索道,“那边境可要增兵?”

  “自然,守城将士三万,增至五万,从旁的地方抽调也好,募兵也好,务必将边城守好,”温庄晏取过一旁的圣旨递给了他道。

  兵部尚书退下,一旁的太监静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只因皇帝靠在龙椅之上静静的闭目养神。

  温庄晏既头疼,心中又有些欢喜,他的小曜儿虽是恨他入骨,却仍然爱着这个国家,发觉塞外有端倪之时也肯费心提醒。

  只是已然三年了,群臣催促,皇宫冷榻,让他分外的想见到他,想见到他现在到底是什么模样了。

  “报——军中急报,塞外十万大军压境!请陛下圣裁!!!”

  温庄晏猛地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体,最是不宜征战的时候却偏偏传来这样的消息,还真是让人一刻都不得清闲。

  消息传入宫中,武将大臣们几乎要将朝廷吵翻了天,谈的无非就是粮饷和谁人出战的问题。

  “陛下,臣自请出战,”卓蒙半跪在了地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若是无法退敌,臣也无颜任左将军之位了。”

  他虽是性格耿直,在战场上却是无往不利,他一出口,刚刚还争的厉害的武将们纷纷闭口不言了。

  温庄晏难得脸上带了笑意,千军易得,良将难求,萧国虽是底子尚薄,却也不是畏惧这一战:“很好,那就派卓蒙为主将,肖帷为副将,再领五万兵马,朕期待你们得胜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