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风景,再好也只是旅行者。
但是,夏姬知道,郑国也不是自己的故乡——唯有心可以栖息的地方才是故乡。现在,她还没有找到这一方安乐园。
楚庄王的手谕已经下来,她启程的日期已经定好,只等连尹府准备妥当,使节团人员齐备,然后,她便会永远地离开丹阳了。
虽然她答应迎了襄老的遗体就回连尹府,但是,她知道,自己永远永远也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了。∏米∏花∏在∏线∏∏
这里,连株林都不如。
这里,甚至连太多的回忆都没有。
郑国之行,到底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自己,她不敢想象。就好像屈巫这个人,来无影去无踪,有时候,她觉得他是子灵,有时候,又觉得不是。
若是子灵,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沧桑变化才不得不藏头露尾?
若不是子灵,他怎会对她夏姬如此熟悉,如此了解?他又如何会具有子灵的气质,子灵的习惯,子灵那特有的动作举止?
……
一个个的谜底,尚未解开。而且,她无法主动追寻,只能被迫等待。
她慢慢地,站得腿都僵硬了。这是僻静地,一道小小的门将花园单独圈住,侍女们都在外面。围墙外,便是另一片天空。
她知道,今天没人会来。就连侍女们也少了几个。
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当时,各国的“花朝节”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内容却是大同小异。
chūn秋战国,那是历史上民风极其开放的年代,战乱连年,荒灾千里,人口成为了衡量各国qiáng大与否的第一因素。因此,多多的繁衍是各国的头等大事。
可是,彼时古人寿命短,物质不是那么丰富,生育率普遍低下,加上又没有什么方法治愈不孕不育,每每一场战争之后,便留下许多寡妇,无人问津。
国家当然不能让这些寡妇们都闲着,所以,便找借口,延续了一下古代的“群婚制度”。
“花朝节”的其中一个作用,便是如此。
这一日,年轻的男男女女都会到河边相会,狂欢,到夕阳西下,各自看对了眼的人就会qíng投意合,随意找个隐蔽处缠绵一番。
尤其是那些成婚不久的妇人、尚未生育的妇人……往往在这个节日之后不久,就会珠胎暗结,喜得孩子。
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早起群婚制度的一种变相的方式而已。除了至亲之间必须严守道德之外,寡妇改嫁,鳏夫再娶,都是极其寻常的事qíng。就连寡妇再怀了孩子,也并不是什么千夫所指的不得了。不然,以夏姬之前后和八九个男人有染了,天下还有那么多大臣趋之若鹜的想要把她娶回家。
☆.第297章:群婚制的狂欢4
第297章:群婚制的狂欢4第297章:群婚制的狂欢4
可以说,若不是她“克夫”的名声,争着娶她为正妻的男人也会不计其数。到后来,大家无非是一边倾慕绝世的美色,一边又怕死而已。
有诗经为证。
当然,出于父系社会的统治原因,这样法定之内的“寻欢作乐”,一年只许一次,其余的364天,大家都得规规矩矩,该怎么就怎么,约定俗成的道德,还是需要遵守的。
无非,就是完成播种的任务而已。所以,夏姬宁愿叫它为“播种节”。
夏姬知道,这一日,丹阳的年轻男女,全部都出去了。一些王公大人们也乔装改扮,尝惯了自家屋子里娇滴滴的贵族美女们,每年的这一天,他们对健美婀娜的民间女子其实更有兴趣。
府里一些年轻的侍女早就按捺不住,叽叽喳喳,夏姬也都索xing打发出去了。○米○花○在○线
留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名已经对这种公开的狂欢失去兴趣的年老妇人。她们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参不参加播种节已经无所谓了。
所以,很早,她就吩咐锁了大门,关门闭户,自己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花园里。并不是她对此道不感兴趣,而是对如láng似虎的男人实在是已经怕极了。
她站累了,坐在一颗桃树下小憩。
脸颊忽然有点凉凉的。她慢慢睁开眼睛,奇异地看着一个东西从眼前飞过:那是一只风筝。
一只画着雄鹰的崭新的风筝,缓缓地从她眼前飞过,她不由自主昂起头追随,手里多了一件东西,那是风筝的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