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_作者:吱吱(1047)

2016-10-24 吱吱

  周少瑾翻来覆去。等到院子里有了动静,才惊觉原来天色已亮。

  她叹着气起chuáng,糙糙地用了早膳。向父亲和李氏辞行。

  周镇和李氏见她脸色不好,纷纷地安慰她:“子川不是那种初出茅庐的小子,自知进退,再不济。也有他大哥撑着,他请假回来成亲。是报了工部的,御史不会为难他的。”

  她知道。

  她只是想他!

  周少瑾qiáng笑,打起jīng神来辞了父亲和李氏,由秦扬护着回京。

  路上。她再也没有欣赏沿途风景的心qíng,只想着快点赶回京城,想着快点回到她和程池的家。几次都因她要坚持赶路错过了驿站宿在了野外。好在是保定到京城的官路来往的达官贵人比较多。没有什么山贼马匪的,秦扬又是跟程池在江湖上行走过的。露宿的经历丰富,知道周少瑾急于回家的心qíng,一路上都安排的妥妥贴贴的,原本七天的程路,不过四天就到了京城。

  谁知道郭老夫人不仅带了袁氏来接她,邱氏和程渭也都到了。

  袁氏和邱氏也就罢了,连程渭也来了,可谓是给足了周少瑾面子。

  她忙上前行礼。

  袁氏和邱氏还了礼,程渭则避到了一旁。

  郭老夫人就拉了她的手道:“出了什么事?四郎信里也没有说清楚。怎么会把四郎叫回去,还回去的那么急……”

  周少瑾忙安抚着婆婆道:“听说朝廷要派御史过去看看河工的进程,那是相公经手的事,相公最懂,所有杨大人才派了人去保定府……相公这也是公事。您看我爹爹嫁女儿都走不开,四爷能请了假回来成亲,已是杨大人和宋阁老、朝廷的恩典了,此时济宁有事,他怎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您就别生气了。治水可是利在百姓,功在千秋的大事。您也希望四郎能名留青史吧?”

  郭老夫人笑了起来,道:“你这孩子,我说一句你倒有十句等我。你就惯着他胡来吧,别到时候在我面前哭鼻子就好!”

  若是从前,周少瑾肯定会斩钉截铁地说自己不会,会支持程池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可这几天的分离让她如噬心肺,根本不敢保证自己不会偷偷地哭,哪里还敢说“不会”之类的话。

  她赧然地笑。

  儿媳妇愿意惯着儿子,哪个做婆婆的会不高兴?

  郭老夫人嘴里抱怨着儿子,听周少瑾这么回答她,心里还是很欢欣的,她拉了周少瑾的手道:“好孩子,一路上辛苦了,我们快点回去,你也能舒舒服服地歇会了。”

  周少瑾乖巧地应“是”,搀扶着郭老夫人,上了郭老夫人的马车。

  袁氏看了一眼周少瑾的马车,不以为然地对邱氏道:“我们哪个不是嫁过来没几日相公就不在家了……”

  邱氏忙笑道:“四弟妹年纪小嘛!”

  “我们那个时候也不比她大多少吧?”袁氏淡淡地道。

  透露出些许的不满。

  邱氏不作声了。

  袁氏在心氏冷笑。

  她和邱氏这么多年的妯娌,她就没从她的嘴里听出一句谁的不好来。

  可见她对自己有多防备!

  这样的妯娌,还是少来往为好!

  袁氏想着,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邱氏松了口气。

  决定还是早点搬出去为好。

  四弟妹这才刚嫁过来,以后只怕还有闹腾的时候。

  她现在已经感到很吃力了,等到以后,她肯定会夹在中间两边不是人的。

  ☆、第四百八十一章所愿

  邱氏回去把这话讲给程渭听,程渭听了哈哈大笑。

  济宁那边出了事,他的弟弟又在河道总督府当差,在翰林院这么多年,他低调内敛、不争不抢,多多少少jiāo了几个朋友。消息虽然被宋阁老给捂住了,可朝廷上向来是瞒上不瞒下的,自有朋友暗中给他递话。反倒是大哥,身居高位,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什么,只怕此时还不知道济宁出了什么事。

  等到他想先去给弟弟报个信的时候,宋阁老那边已派了人去保定府。

  宋阁老不知道和弟弟说了些什么,弟弟既没有商量大哥,也没有跟他说一声,就径直去了济宁。

  关键的时候,给弟弟递话的不是大哥而是宋阁老……

  虽说杨寿山是宋阁老的人,可这样的事若是多想,十之八九兄弟的qíng份也会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