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_作者:吱吱(142)

2016-10-24 吱吱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当真。

  翡翠从心底有点悚周少瑾,遇到她自然就没有从前那样的随意亲切。

  碧玉却很喜欢周少瑾。

  周少瑾得了郭老夫人赏的西瓜请了碧玉到佛堂里共享的时候,碧玉就对她道:“……出了这样的事,汶大太太哪还有脸露面。躲在屋里装聋作哑,五房的事全凭了我们夫人。除了汶大太太身边服侍的两个二等丫鬟,五房当值的十之八九都换了。就是汶大太太的rǔ娘和贴身的大丫鬟,一个撵了出去,一个拉出去配了人,走的时候据说除了几身衣裳,什么都没让带出去……如今汶五老爷可得意了,屋里屋外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五房的人都看着他的眼色行事。别人都说我们夫人这是为汶五老爷做了嫁衣。可我们老夫人也说了,就算是为汶五老爷做了嫁衣,可这嫁衣也不是那么好穿的,以后五房再出什么事,那就全都是汶五老爷的责任了。汶五老爷要是实在是连家里的这些琐事都管不了,不如开了祠堂,把五房分出去自立门户。

  “汶五老爷听说后,脸都吓白了。这几天也不出去喝酒抹牌,寻花问柳了。每天晚上都回家歇着,有时候半夜还起来巡夜呢!

  “只是便宜了二房和三房的人,五房换人,拼了命往里塞人。如今五房的不是二房那边过去的人就是三房那边过去的人。”

  那五房岂不是像个筛子似的?

  长房这到底是在帮五房还是在害五房?

  周少瑾咯咯地笑。

  碧玉知道她听明白了,就朝着她眨眼睛。

  周少瑾心中一动,很想向她打听打听程池的事,话几次到了嘴边,都觉得有些不适宜,怕引起碧玉怀疑,最终还是没有问成。

  尽管这样,她的心qíng还是很舒畅,高高兴兴地在佛堂里抄经书。

  郭老夫人无意间路过佛堂看到,不禁笑了起来,对贴身服侍的史嬷嬷道:“这孩子,倒是没心没肺,沉得住气的。”

  史嬷嬷并不了解周少瑾,但她顺着郭老夫人的话说,笑道:“那也是二小姐福泽绵长,宅心仁厚。”

  郭老夫人没有做声,站在窗棂外看了周少瑾半晌,没有让周少瑾知道,悄然离开。

  周少瑾一路欢喜地回到嘉树堂。

  谁知道程举的母亲裕大太太却在和关老太太说话。

  周少瑾避到了一旁的茶房,等到裕大太太走后才去给关老太太问安。

  关老太太神色微微有些不虞,看见周少瑾,她这才露出些许的笑容。问了问她抄经书的事,就让她回屋歇了。

  周少瑾觉奇怪,悄悄地问姐姐。

  周初瑾笑道:“你别管!”但还是忍不住把事qíng告诉了她,“长房二老太爷那边的训表弟不是没了吗?裕大太太也不知道听了谁的怂恿,竟然找到外祖母这里来,想把自己的一个族妹送到京城二老太爷那边去服侍汾舅舅……”

  周少瑾目瞪口呆。

  程汾,是长房二老太爷程勋的独子。

  他们这些人可真敢想啊!

  她发现自己对程家越了解,就越觉得程家复杂。

  前世,她怎么就糊里糊涂地在程家住了十几年的。

  “那外祖母怎么说?”周少瑾问姐姐。

  “外祖母怎么会去帮她说项。”周初瑾也很是鄙视程举母亲的举动,说话很不客气,“人家长房的郭老夫人、袁夫人都没有说话,哪里就轮到我们多管闲事!”

  周少瑾深以为然。

  突然觉得要是五房被分了出去,好像也是件挺不错的事!

  时间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周镇的生辰快到了。

  周少瑾把自己亲手给父亲做的两件衣裳,两双袜子,一个扇套,一个镜套,还有两个荷包,并给继母李氏做的一条裙子,以及其他和周初瑾一起准备的寿礼让马富山家的送去了南昌周镇任上。

  东西寄过去不过半个月,周少瑾和周初瑾就收到了父亲周镇的回信。

  周镇在信中除了叮嘱她们姐妹要孝顺长辈,小心安全,不要表兄妹们置气之外,还提到了周少瑾寄去的衣服穿着很合适,李氏很喜欢之类的,最后还给周少瑾和周初瑾姊妹各寄了一张二百两的银票,说是李氏给她们姊妹的体己银子,给她们姐妹买胭脂花粉的。

  可见想和继母和平相处,并不是那么困难的。

  周少瑾把银票收到了箱笼里。

  周初瑾却觉得心疼,她揽了周少瑾的肩膀,道:“你若是不愿意,大可不必如此!我们籍贯在金陵,理应从金陵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