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_作者:吱吱(626)

2016-10-24 吱吱

  “怎么能就这样什么话也不说,名不正方不顺地搁在那里算是怎么一回事?

  “那天在听雨轩二房的老祖宗说了些什么话你们也应该听得清清楚楚才是?难道我们家四郎不孝顺?他让耕哥儿背《孝经》也就罢了,之后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怎么能不容我们多想?

  “老二媳妇他有什么羞怒的?

  “要说羞怒,那也是我羞怒。

  “我也是一把年纪做祖母的人了,二房的老祖宗哪次不是要说些戳人心窝子的话?我明明知道,还去听雨轩gān什么?嫌自己还不够丢脸?

  “我看二房的老祖宗年纪大了。已经开始犯糊涂了。倒和那汶大奶奶似的了。我们上一辈是上一辈的恩怨,小辈却是小辈们的jiāoqíng。不然族人不能齐心,这个家迟迟早早是要散的。他居然拿了耕哥儿做筏子,背了《孝经》也就算了,还拿耕哥儿背的《孝经》说事。

  “你去跟老三媳妇去说。这件事我忘在心里了,迟迟早早要和二房的说明白的。她到底是站在我这边还是站在二房那边,最好早点想清楚了。别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只有被人踢的份。”

  郭老夫人一番明削暗打的,让关老太太半天说不出话来,神色尴尬。

  从前二房的老祖宗对郭老夫人可以说是尊敬有加,刚致仕那回还曾当着来拜官他的内阁首辅曲敏说“我们九如巷能有今天,多亏了我那大侄媳妇”的话来。反倒是郭老夫人,行事随心所yù,二房的老祖宗什么话也没有说过。上次听雨轩的事。照三房李老安人的话说,多半是二房的老祖宗看着长房势大,自己chūn秋已高,门生故旧或是已经不在了世了,或是已经不在位了,怕论到识哥儿的时候长房会撇手不管。加上郭老夫人无缘无故的又没有去参加听雨轩的家宴,愤然之下的仓促而举。

  郭老夫人年纪大了。四郎应该去向老祖宗道个歉才是。

  四郎这样不理不睬的,只会加剧两房的矛盾。

  而关老太太却觉得二房的老祖宗反正也活不长了。长房这个时候和二房翻脸,无疑是不明智的。所才才回来劝。

  可让关老太太没有想到的是,郭老夫人却倒打一耙,说是二房的老祖宗不应该含沙she影地说那一番。

  但没有郭老夫人不出席家宴的事,又怎么会有二房的老祖宗暗喻长房要孝顺长辈的事?

  这下子关老太太就是有千言万语也没办法说了。

  郭老夫人明显的就是要扯横皮嘛!

  她只好无力地讪笑道:“我们这也是怕你们吵起来?”

  还好郭老夫人没有继续往下说,叹气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以后你就别管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有些事没你想像的那么简单的。”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关老太太也就不好说下去了。

  “您这么一说,把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给挪走了,我早就不想管这些事了,有时候实在是碍qíng面不过。”她转移了话题笑道,“今天我可有口富了,跟着您可以尝尝厨房大师的手艺。”

  程氏的厨房只管长房和二房的平时的膳食的,其他三房都是在各自的小厨房用膳。有了客人需要厨房帮着整席面,还要向长房的袁夫人要对牌或是奉了二房的唐老夫人之命行事。

  这么一想,程家是有点乱。

  也不怪郭老夫人心里不痛快!

  关老太太在心里苦笑数声,走的时候朝着周少瑾使了个眼色。

  只是还没有等周少瑾开口,郭老夫人已道:“少瑾,你去送送你外祖母。”

  周少瑾笑着应诺,扶着关老太太出了四宜楼。

  关老太太这才道:“你可知道郭老夫人为什么发脾气吗?”

  周少瑾直觉地摇了摇头,见外祖母眼底浮现出些许的困惑,只好故做无知地道:“刚才郭老夫人不是说因为二房的老祖宗说了长房不好的话吗?”

  关老太太望着她青涩的面孔,在心里摇了摇头。

  少瑾这孩子还是太小了!

  以后长房和二房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还会更大。还是早点把这孩子和诣哥儿的婚事定下来,把这孩子送去保定府好了,免得夹在两房之间难做人。

  关老太太叮嘱了周少瑾几句“要听话”,就由丫鬟婆子簇拥着走了。

  周少瑾为难地上了二楼。

  郭老夫人却什么也没问她,只是笑着道:“你是想回去还是想继续在这里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