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_作者:吱吱(911)

2016-10-24 吱吱

  碧玉的责任就是要好好地招待李氏,闻言忙道:“只要太太想看!那您是先去看那株桃花还是先去划船呢?”

  “去看过了桃花再去划船好了。”李氏笑道,“桃花是飘零之物,世人都嫌它轻浮。用桃花镇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周少瑾却惦记程池的银子,她道:“那池舅舅买李家和刘家的宅子,花了不少钱吧?”

  碧玉目光微闪。

  她没有想到周少瑾听话听音,竟然发现买李家和刘家的宅子花了大价钱。

  只是这话好不好说,闻言有些含糊地道:“也没有花太多的银子。您也看到了,刘家这边的花树葱笼,花园的那一池活水就是从这边引过去的。李家正厅非常的气派,全是百年的古树做得柱子,再住个几代人都没事。算算也挺划算的!”

  “可这宅子太大,若是要卖的时候只怕没几个人买得起。”周少瑾叹道。

  万一池舅舅真的要自立门户,这么大的宅子,一般人都买不起,既不好变现,还要养很多的丫鬟小厮清扫,开销不菲。

  还是榆钱胡同的宅子好!

  “既然卖了,就不会买了!”碧玉笑道,“九如巷怎么也不缺这几个钱。”

  李氏这才觉得程家真有钱!

  连曾家这样占着福建十之四五的茶业商都不能和程家相提并论。

  难怪金陵的人提起九如巷程家都长他们是金陵第一家了!

  李氏笑着夸碧玉道:“没想到你刚来京城没多久,说起京城里的世家已是如数家珍了。”

  碧玉笑道:“这也是我平时在郭老夫人身边听了不少,秦管事略一指点,就知道哪家是哪家了。”

  她陪着李氏和周少瑾往东路去看桃花,嘴里却没有闲下来,笑道:“我们住的这个胡同叫四条胡同,是朝阳门这边最好的地段了。海宁顾家在京城的宅子在六条胡同,隔我们这隔着两条胡同,很近。桐乡袁家在京城的宅子则在一条胡同,相比顾家要远一点,但也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能到了。但三姑奶奶嫁的彭家离我们就有点远了。过去坐马车也得三刻钟,不过兜兜转转的都在这附近就是了……舒城方家也在一条胡同,不过袁家在胡同头,方家在胡同尾;庐江李家则住在三条胡同,就在我们家前面,但没有我们家大,是个五进的宅子……”

  她娓娓道来。清晰明了。

  李氏听得。对远在金陵的郭老夫人佩服不已!

  不过是身边的丫鬟,受了她老人家的几年指点,已要这样的眼光见识。就是一般人家的主持中馈的宗妇,只怕也没有碧玉这份才qíng。

  也不怪很多富户都喜欢娶了大户人放出来的大丫鬟。

  周少瑾听得何尝不是和李氏一样的感慨。

  碧玉说池舅舅是看在她的份上才把她们俩口子要过来的,若是碧玉没有这样的才能,她就是喜欢。池舅舅只怕也不会把她们俩口子叫过来……不过,郭老夫人的身边的翡翠也很厉害……这样想来。这件事好像真的和她有点关系似的。

  周少瑾趁着李氏抱着周幼瑾打量那株桃树的时候悄声地问碧玉:“池舅舅在gān什么?”

  碧玉亦悄声地回她:“二老爷过来了!”

  “二老爷?!”周少瑾睁大了眼睛。

  她脑子里一片空白。

  碧玉提醒她:“是渭二老爷。四老爷的胞兄!”

  周少瑾当然知道这个人,可她两世为人,对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印象!

  碧玉想了想,道:“好像是为金陵那边的事过来的。”

  闹得这么严重!

  周少瑾蹙了蹙眉。见程池的yù、望就更qiáng烈了。

  不过,此刻不是好时机。

  她对碧玉道:“我想见见池舅舅,能行吗?”

  碧玉笑道:“我等会去看书房看看!”

  周少瑾放下心来。和碧玉笑着一起往李氏身边去。

  被曾大人视为祥瑞的桃树不过酒盅粗细,四周用齐膝篱笆围着。枝叶十分的葳蕤,虽已过了花季,但依旧可以想像出花开时的盛景。

  大家都觉得这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了一会也没有了兴致,去了湖边划船。

  周少瑾向来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致,又惦记着碧玉的消息,就坐在水榭里看着李氏带着幼瑾由通水xing的船娘带着在湖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