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又来了jīng神,道:“那我让人放出话去……”
袁家大舅爷惨不忍睹地掩面,道:“你真是嫁到了程家,又有姑老爷护着,若是嫁到了别人,只怕早就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了。你家那个管事都知道,若是实在不行,就把公中的祖产都卖了,你怎么就想不到?”
“管事?您是说秦大总管?”袁氏还有点不明所以。
袁家大舅爷也懒得理她了,道:“你想想,如果长房分宗,是拿了大笔的银子给了二房的,二房先前不肯分宗,是因为银子给的不够吧?”
袁氏明白过来,不由抚掌道:“妙极!妙极!”
袁家大舅爷志得意满地冷哼着扬起了头,道:“只是怕你婆婆不愿意!你还是想个办法瞒着你婆婆才是。”
☆、第四百二十三章启程
瞒过婆婆!
这家里的事只怕少有能瞒过婆婆的。
袁氏伤着脑筋,突然听说郭老夫人叫她过去,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也就顾不得是谁来叫的她了。等知道郭老夫人决定近日就去京城小住,程嘉善的婚礼过后再决定回不回金陵,她顿时大喜过望,好不容易才抑制住了qíng绪,没有当场笑出来。
婆婆去了京城,既可以避开金陵这边的事,还可以做出一副不堪其扰的样子,把婆婆去京城的事说成是为了避开二房的咄咄相bī。
这可真是磕睡的遇上了枕头。
袁氏自然是毫无异议,不仅帮郭老夫人收拾行事,还主动地请郭老夫人帮着去京城督促杏林胡同那边给程许准备婚礼事宜。
郭老夫人淡淡地笑了笑,道:“听说四郎在朝阳门那边的宅子已经修缮好了,我准备住到那边去。等嘉善成亲的时候也免得让孩子们为难。”
袁氏jīng明一世,这时却糊涂了。轻描淡写的说了句“看您说的”,就没有了下文,而是道:“四叔在朝阳门那边的宅子我也听说了,把相邻的几位大人的宅子都买了下来,在整个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就是我六堂哥也听说了。四叔向来孝顺,去过去住些日子,让四叔开心开心也好。”
她所说的六堂哥,就是内阁首辅袁维昌。
郭老夫人笑道:“正是这个道理。”
可一送走了袁氏,她的神色就冷了下来,对史嬷嬷哼道:“你看,不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我说要去四郎那里住些日子,她就能顺着我的话把我推到四郎那里去。生怕她儿媳妇进门的时候我这个孀居的老妪在那里不吉利。”
史嬷嬷自然只能劝着:“您这话可是说得有点过份了。夫人也是想让你高兴。她一时半会回不了京城,许大爷的婚事又已经定下了日子,二太太的身子骨不好,也帮不上什么忙。您去了,有您帮着看着,夫人如虎添翼,怎能不松一口气?再说了。四老爷和您聚少离多。你去那边住住,四老爷肯定很高兴。何况四老爷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您去了。正好催着四老爷快点成亲,您也可以快点再抱几个孙子。”
提到抱孙子的事,郭老夫人高兴起来,笑道:“儿媳妇自然不比儿子——儿子是我一手一脚带大的。儿媳妇却是亲家母一手一脚带大的,那小猫小狗尚且知道谁给它们喂食它们就亲谁。更何况是人?我也没指望着她待我有多好,只是想到她为了嘉善闹着要分宗,竟然哄着四郎帮他们出银子,我这心里就难受。看着她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说着,叹了口气,道。“或者是因为她不是我选的儿媳妇,我嘴里不说。实际上心里是不满意,这才处处挑她的和毛病,找她的不是。只是我年纪大了,不想委屈自己了。就当我和她没有缘分好了。”
史嬷嬷在一旁陪笑。
郭老夫人隐隐有总感觉,这次去了京城恐怕以后难得有机会再回金陵了,她吩咐史嬷嬷:“寒碧山房的事就托付给你了。若是我们和二房分了宗,这边的宅子十之八、九会让给二房。细软之类的这次我就带去京城了,寒碧山房的家什、字画、古玩、瓷器、锡皿之类的就全jiāo给你和大满了。”
大满是史嬷嬷的儿子。
史嬷嬷想到老夫人满当当的五间厢房的东西,深感责任重大,忙肃然地点头。
郭老夫人把事qíng都jiāo待好了,又去顾家、郭家等通家之好辞了行,选了个宜行的好日子,带了秦大总管,坐着船就往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