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司马此言差矣,常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南楚军民打下的太平江山,怎能jiāo到反复无常的小人手里?当年南楚先祖就是错信了齐献公,致使东南半壁江山沦陷,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时机。前车之鉴,至今历历在目,试问我等怎能掉以轻心,随意将东南行省拱手让人。臣举荐汝南王坐镇东南,为我大楚守得一方太平圣土。”
“陛下!”一声凄惨带着哭腔的声音登时响起,楚离眉头一皱,向下看去,只见东方礼身后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臣突然抢身而出,痛哭道:“我等一颗红心,满腔热血,周身赤诚之骨,诚心归顺陛下,想要以这一颗头颅,助陛下铸成千古不世之大业,奈何楚臣这般排挤说法,不是寒了万千东南百姓士子的心吗?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都是陛下的子民,怎能厚此薄彼,远近亲疏这般明显?”
楚离眉头紧蹙,这老头是前东齐的礼部尚书,泪腺最为发达,他临朝不过半月,这老头已经哭谏多次,要哭就哭,毫不含糊。
正要说话阻止他,南楚百官中突然有人怒喝一声,竟是一名武将。朝堂之上,武将极少发言,不因他们没有争胜之心,只因为口舌之争,实在比不上那些口若悬河,舌绽莲花的文臣。此次楚离东征,跟随的武将倒比文臣还多,一名满身披甲的武将上前一步,怒声说道:“朝堂之上,怎容你放肆,再敢哭哭啼啼,本将先剐了你!”
“住口!”楚离沉声说道,面色yīn沉:“你们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陛下,末将……”
“退下,回去之后自到军法处领军棍三十。”
“是。”
“陛下,”东方礼上前一步,面色沉静的说道:“并非臣对东南行省总督一职有所幻想,就事论事,臣有几点浅见,想要程禀。”
楚离点了点头,淡淡说道:“你说。”
“东南行省总督之职,事关重大,掌管整个东南沿海。为政,要掌管余粮赋税、chūn耕秋种、官员任命、祭天礼拜、处理东南大小事务。为军,要统帅东南水路两军,看守边防,守护疆土,以防北秦进犯,又要监视华容小道,清倭寇,阻匈奴。并且还要负责与南海诸国的接洽事务,监察十七郡县官员,东齐以商贸立国,以海盐起家,所负责事务之繁杂,实在无以伦比。是以臣认为,所任命之人,非东齐本地不可取,非熟悉军政两方不可取,非jīng通南海诸国风俗习惯不可取,非与各世家商户有所jiāo好者不可取,非德高望重不可取。臣听闻南楚大司马欧阳明远少年俊杰,才华横溢,老臣请旨,请明远司马出任东南总督一职,我等必将悉心以对,任凭差遣。”
南楚众人闻言顿时大怒,明远大司马掌管帝国众多职务,是楚皇最为信任的人,此次对西川发难,怎能少了他坐镇南楚,统筹军需粮糙?他说了半天,仍旧是为自己造势罢了。
“明远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不过朕有更为重要的事qíng要jiāo给他办,至于东南总督一职,朕心中已有人选。”
楚离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大惊,东方礼眉头一皱,说道:“那,不知陛下心属何人?”
楚离微微抬了抬手,说道:“传。”
身旁的内侍顿时拉长的嗓子大声叫道:“传夏青觐见!”
众人顿时转过头去,齐齐扭着脖子看着门口,只见一白袍少年缓缓走进,来人身量不高,眉清目秀,容貌俊美之极,衣衫磊落,面容清俊,嘴角淡笑,竟然是一个年轻俊美的偏偏少年。
“臣夏青,参见我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楚离沉声说道:“诸位爱卿,这是夏青,是我的肱骨之臣,以后东南行省总督一职就由他担任,希望诸位能够尽心辅佐与他,重建东南繁华富饶之景致。”
众臣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呆了,就连南楚诸臣也是莫名其妙,好一会,就听礼部尚书孙清诚大哭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朝臣顿时嗡嗡声起,不断有人上前谏言反对,楚离眼神在青夏身上微微一瞟,见她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你们要反对,也一个一个的说,这样乱说一气,要朕听谁的?”
“陛下,国家大事,非同儿戏,动则千万条人命,此人年纪甚幼,难堪大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