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以和为贵_作者:吱吱(194)

2016-10-24 吱吱

  ******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像棉絮似的从空中飘了下来,若梅带着她们在驿道旁的一个凉亭里等着带他们进入伏牛山的人。

  不一会儿,苍茫的大地上出现一个小黑点,若梅语气中带着兴奋:“祖师姑,是福伯。”

  几个起落间,一个人影停在了凉亭外面。

  那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戴着毛茸茸的皮帽,矮小的身材,面红如婴,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他上前作了一个揖,恭敬地喊了一声“十二姑”。

  段缨络矜持地笑道:“福伯!这次辛苦您了!”

  福伯恭顺地道:“十二姑可别折煞老夫了。”

  两人客气了几句,段缨络又向福伯介绍了莫大夫和江青峰,顾夕颜这才知道,原来莫大夫叫莫子期。

  福伯听到莫子期的名字时,只是很礼貌地向莫子期行了礼,而听到段缨络介绍江青峰的时候,却很仔细地打量了他两眼。

  至于顾夕颜,段缨络没有提,福伯也很识实务地没有问。

  大家在福伯的带领下顶着冽凛的寒风走进了凉亭旁的树林,若梅站在凉亭里一直目送她们,直到身影不见,才转身离去。

  茫茫大雪依旧下个不停,很快就将凉亭边的脚印掩去。

  段缨络早有准备,和顾夕颜换上了男装,头上也戴着毛茸茸的帽子,腿上穿着shòu皮做成的毛靴,用棉布把脸都缠住了,只留下一双眼睛。尽得如此,顾夕颜走了一段路就觉得有点吃不消了。

  福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从背上解下一个负重的背篓,放长牛皮带子,递给江青峰:“当成竹篓背着她走。”

  江青峰望着顾夕颜,目光平静。

  顾夕颜没有客气地坐了上去。

  以她的身体,根本就吃不消这样的天气。

  段缨络毫不奇怪地给顾夕颜披上一件披风,把她裹得严严实实的。

  江青峰、莫大夫还有福伯,三个人轮流做“担夫”。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茫茫地一片。

  在福伯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到了一个山崖。

  福伯领着大家进了山崖下的山dòng,山dòng里还有些gān柴,江青峰升了火,莫大夫御下背后的行囊里,找出一个铝壶来塞了雪水烧了一壶热水。

  段缨络受到了上次的教训,从腰间解下水囊让顾夕颜喝:“虽然冷点,但不至于拉肚子。”

  顾夕颜从善如流,小口小口地喝着水囊里的冰水:“从这里到伏牛山要走几天?”

  福伯笑道:“这里就是伏牛山了!”

  顾夕颜有点意外。

  段缨络解释道:“这伏牛山在平河郡和平川郡jiāo壤处,贯穿晋地八百多里,因形状像一头趴着的老牛而得名。我们这是在伏牛山的牛尾峰,从这里一直向前走,走到牛肚口往西就进了陵州境内。虽然道途崎岖,天气恶劣,但胜在人烟罕至,可以避开晋军和燕军……少很多麻烦。”

  顾夕颜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晋军,可能会被当成燕军的jian细;如果遇到了燕军,可能会因与齐灏的关系而被误会;如果要是遇到两军jiāo战时,那就更危险了……从这里偷偷进入陵州,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大家当天晚上就在山dòng里休息。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又轮流着给顾夕颜当“担夫”,晚上是在一个坍塌的小木屋里过的夜。

  第三天晚上,她们是在一个背风的大岩石后面过的夜。

  顾夕颜趁着福伯背他的时候问道:“您对这伏牛山很熟悉吧!”

  刚好风雪小了点,没有了逆风chuī面,福伯回答得很畅快:“嗯。我是在伏牛山里长大的,伏牛山的牛头坝在燕地境内的关内郡,平常我帮着门里传递消息,从燕地到晋地只要七、八天,比走驿道还快。只是伏牛山里险境丛丛,寻常人不敢走而已。”

  跟着后面的段缨络侧着头望着他们。

  顾夕颜笑道:“我听段姑娘说,伏牛山里还有温泉,在什么地方?”

  福伯笑道:“在牛头坝那里。燕地天冷,有很多达官贵人都在那里设别院。我们修罗门在那里也有一座别院,叫‘绿萍’,不过规模很小,地泉水引不到那里,但四季如chūn,绿树成荫,景色也是很漂亮的。”

  “就是我上次和你过的。”段缨络也加入了谈话的圈子,“那时候伺候师傅,就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