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好事多磨_作者:吱吱(11)

2016-10-24 吱吱

  李氏一怔,道:“我倒忘了这一茬……二叔莫非是掂记二太太的陪嫁……”

  “二太太嫁过来的时候,可是陪了六十四抬的嫁妆,”汪妈妈道,“就是那田亩,就足足有四千亩,还加上杭州的铺面,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李氏听了,沉默半晌,叹道:“说起来,她比我还小六岁呢……在时,也是个jīng明qiáng悍,打得死老虎的人,想不到死后竟然是这番光景,连唯一的女儿都保不住……”说着,李氏脸上的表qíng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沈穆清见了,还以为李氏在为二老爷家的事烦恼,忙安慰李氏:“生老病死,人之常qíng,太太要放宽胸怀才是,免得闷坏了身子。”

  李氏听了,扭头望着沈穆清。

  她脸色隐隐发青,神色凛然,目光直勾勾的地望着沈穆清,又一言不发的,把沈穆清看得心里生寒。

  “太太,太太,您这是怎么了?”沈穆清qiáng笑着推搡李氏,想以这种小孩子笑闹的方式活跃一下气氛。

  李氏在她的推搡中神色果然软了下来。

  沈穆清心中一宽,笑道:“怎么姨娘去传饭,这晌也不回!”

  李氏却答了一句毫不相gān的话:“镇安王王妃要过生辰了吧?”

  沈穆清一向不关注这些事,目光就落在了汪妈妈身上。

  汪妈妈笑道:“夫人记xing真好……王妃是十一月二十四的生辰。”

  李氏点了点头,突然沈穆清:“杜姑姑什么时候回来?”

  杜姑姑闺名一个“涵”字,原是尚工局里数一数二的绣工,还曾经在太后娘娘身边服侍过。后来因为眼睛不好使了,没办法做绣活了,就放了出来,她无家可归,就求了内务府的,想到哪家去做绣娘。正好沈箴想给女儿找个绣娘,内务府就把她推荐过来了。说好一年二十两银子的束修,外加四季衣裳各两套,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

  可能因为杜姑姑不是女官而是绣女的原因,她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严厉冷峻,而是罕言寡语,谨言慎行,没的李氏的召唤,从来不随意踏出屋一步,家里的妈妈媳妇们去她那里走动,也是淡淡的,虽和人不十分好,也不与人误会。又对沈穆清的针黹极上心,教得认真仔细,短短两年的功夫,沈穆清已可以独单绣幅枕芯了。

  李氏对此很满意。她虽然得意家里有个曾经在宫里服侍过贵人的绣娘,可也不希望这位绣娘在家里指手画脚或是板着个脸以为自己真是个师傅……因此也算得上宾主尽欢了。

  前两日,杜姑姑突然向李氏告假,说是有位寄居在慈恩寺的妹妹身体不适,想去看看。

  位于京都外城南山脚下的慈恩寺是座皇家寺院,被京都人称为“养荣堂”。里面的尼姑大部分都是曾经在后妃面前得过势的宫女和女官。她们或是年龄太大,或是主子过世,或是身有疾患等缘由不能在宫中当差了,主子们怜惜她们,把她们送到慈恩寺来,剃度出家,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即是杜姑姑的妹妹,又住在慈恩寺。李氏听了,自然是满口答应。赏了二十两银子,赠了簇新的衣饰,派了马车小厮随行。说好三日即回,算算日子,杜姑姑今天下午应该回来了。

  沈穆清笑着应了一声“是”。

  李氏就道:“杜姑姑回来了,你和她商量商量,给我绣两块帕子,我准备给当做悌己的物什在镇安王王妃生辰的时候送去……要是你没功夫,让杜姑姑帮着你绣绣也成!”

  镇安王袁晟,字希纯,今年不过四旬,世袭的爵位,是大周王朝唯一的异姓王,手握三十万雄兵驻守宣同,十二年间,和元蒙可汗忽刺大小战役不下百场,从不曾失守,号称当朝第一武将,是大周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夫人过生辰,别说是沈家了,就是太后,都要去凑个热闹。

  沈穆清笑道:“太太放心,定不会叫您失了颜面的……只是不知道王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这可要好好打听打听才是。”

  李氏笑道:“这倒不用,总是送礼,只要东西出彩就是了……对了,你不是最会画牡丹的吗,就绣牡丹……自己画个别致些的花样子……花之中王,没有比这更好的花了。”

  沈穆清明白,这是要不露声色地捧捧镇安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