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屋,全是红漆描金的家具,显得富丽堂皇。
她不禁怀疑这是不是郑家的一惯作风——大周王朝对商贾的吃穿用度都有些压抑,所以那些巨贾就想办法在内宅的装饰上做文章。
外院由庞德宝管着,他向郑家要了四个护院,一个赶车的。又看着内院除了大丫鬟明霞和凝碧外,一个李妈妈是原来沈穆清的母亲留下来的,是个不能支使的,一个月桂虽然有手好厨艺,可她一个人,最多也只能帮着内宅做些点心夜宵之类的,遂又清郑家的三太太要了两个粗使的妈妈,两个灶上的妈妈,两个做针线的小丫鬟,两个给明霞和凝碧使唤的小丫鬟。家里渐渐有了些气象。
第二百一十六章初次待客
没有了临窗的大坑,沈穆清很是不习惯。
梳洗一番后,她犹豫半响才坐到了堂屋的太师椅上。
明霞笑着走了进来:“七奶奶,听郑家的妈妈们说,她们这里有竹chuáng,消暑最好。我们不如托庞管事买一件来,您晚上也睡的安稳些。”
京都的秋天风chuī在身上都是凉慡的,没想到沪定县的秋天依旧很炎热。
沈穆清听了很感兴趣,笑着连声说“好”。
明霞就跑去找庞德宝买竹chuáng。
沈穆清却寻思着怎么去看萧飒。
来前她曾经打听过,流放的官员只要是不离开被贬地,每隔一段时间到县衙或卫所报道就行了……可萧飒到岩州卫所已经大半个月,自己那天也让庞德宝带了一千两银子去,却是一点声响也没有……
她最怕萧飒遇到困难不和她吭声。
沪定县的县令叫彭令勋,政绩年年被评为“优”,却在沪定县做了十二年县令没挪地方——他的背景可想而知。因为不管是沈箴还是闵先生,都没能找到和彭令勋攀上关系的渠道。
或者,自己就在沪定县找关系?
沈穆清正想着,凝碧匆匆走了进来:“七奶奶,七少爷回来了……还带了几个岩州卫的同僚,让你做桌好菜招待招待。”
沈穆清听到萧飒回来一喜,又听到他带了同僚来又是一惊,忙细细地问凝碧:“知道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吗?可带了随身的小厮?外面谁在接待?”
凝碧笑道:“庞管事和明霞姐姐出去买竹chuáng了。人歇在花厅,金良服侍着。说有岩州卫的千户郑大人,都事房大人,两个把总,一个姓王,一个姓刘。郑大人和房大人各带了一个小厮,银良陪着在外院的厢房,王把总、刘把总都是只身前来的。”
沈穆清边听边思忖,待凝碧说完,她心里已有了主意:“去把王妈妈找来。”
王妈妈就是庞德宝从郑家请来的那位做灶上活的。
凝碧微怔,道:“既然是请少爷的上司,总得拿出点新样来,不如让月桂上灶吧——她的huáng焖huáng翅深得林进财家的真传,不仅汁味浓厚,而且柔糯软滑……正好我们还有些三奶奶送的上好鱼翅。他们必未吃过。”
她是从贫困的环境中出来的,这几年跟着沈穆清才知道真正的富裕之家都吃的是些什么、用的是些什么……因此才想着把让自己开了眼界的鱼翅拿了来招待萧飒的上司,让他们以后不敢轻瞧了萧飒。
沈穆清哪里不知道凝碧的心思——两人正好想到了一块去了。
“郑家这样为了少爷行事,自然知道少爷要在岩州卫立威。只怕送来的这两个灶上的妈妈手艺非同凡响。”
她笑着解释道,“做出名满天下的京菜有什么值得稀罕的。要是能做出地道川菜的灶上人,那才让人高看一眼呢!”
凝碧立刻明白过来。
她们是从京中来的,有鲍鱼、鱼翅都是寻常。可如果家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买到能做地道川菜的灶上人做宴席,这样的人力、财力才可能让那些人心里惊愕。
想到这里,她立刻笑盈盈地去请了那位王妈妈来。
沈穆清笑着问王妈妈,“不知道妈妈的拿手好菜是什么?”
这段时间沈穆清自己带来的人负责内宅的饭菜,王妈妈和另一位钱妈妈每天只做外院护卫小厮的饭菜。她这几天正心里犯嘀咕,没想到沈穆清竟然会问她擅长做什么菜。
她忙道:“鲍鱼、鱼翅、鹿茸我都会做,水饺也包得好,奶奶想吃些什么?”
沈穆清不免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