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田居札记_作者:鱼丸和粗面(189)

  英姐狠狠的咬一口包子,无声表达着她要好好长大的坚定。

  见她总算雨过天晴,二叔奶奶额头上的褶子也少两条。

  **

  吃完包子才是今日的重头戏,沈福爱之事是报喜,沈福海那桩却是报忧。

  好在二叔奶奶热qíng,自发决定:“老大家的留在家收拾碗筷,二丫,我随你们去。”

  三人先去祖宅,叫上了现任族长之妻。沈福江虽是庶子,可村里壮丁都要下地gān活,嫡庶之分反没公侯之家明确。沈福江娶妻时,沈老爷子还活着。老爷子知妻子狠辣,亲为其长子定下邻村一落魄秀才之女。

  这便是王氏,先前她跟着沈福江隐忍,如今一朝得势,她也没得意忘形。

  听闻沈福海噩耗,她恰到好处的露出一抹哀切。

  “这都是命,等会娘和二弟妹还不知怎么伤心。”

  宜悠却是不由感叹,瞧人家这面子做得。表qíng十足,话也说得好听,谁能挑出一丝一毫的错。

  “是啊,过去的事也都过去。他们那孤儿寡母,你们也别只想着先前那些苦。都是亲兄弟,照拂一二也不会吃亏。”

  王氏很自然的应下,随手在炕上捞起一个布袋。

  “你们也是来巧了,我刚伺候一家老小吃完饭,刷好碗。这是今年地里下得绿豆,郎中说娘需要败火,我就想着给她送点去。”

  “这样就很好,嫂子那犟脾气,你也别放在心上。往后受了啥委屈,就来找二婶说。”

  宜悠自始至终露着柔和的笑,见她问起也适当的cha几句话。听着两人话间明确将程家女人排除在掌事者之外,她的笑却是越发出自真心。

  王氏是个会来事的,日后沈家有她,自己也能少一分担忧。

  “天也不早,咱们早点去,绿豆汤也能下锅。”

  三人队伍变成四人,沿着熟悉的小溪走过去。拐弯处已不见篱笆墙,取而代之的则是低矮的土墙,里面原本快要倒塌的破房如今却是被修缮一新。

  “咱们是不是走错了。”

  二叔奶奶笑道:“二丫许久不回来看,你看墙头泥还是湿的,这是刚翻新的。你大伯当上族长后,见老人家不肯回祖宅住,亲自打糙和泥给她修了房子。”

  宜悠简直惊掉了眼珠子,若说沈福祥这么做她还会信。可大伯?他与老太太中间可是隔着实打实的杀母之仇!

  哪个血气方刚的男儿,会在受几十年孙气后还这般好脾xing。

  穆然感叹道:“沈族长当真是仁孝之人。”

  “是啊。”

  王氏笑得真心,嘴上却谦虚:“福江他都说了,总归是娘,那么大年纪也该好好养着。”

  话音刚落,还没等众人顺着她的话去表扬一番,拐角处走来一披头散发的老妪。见到几人脸色yīn沉:“这杀千刀的怎么来了,这里可不是你家,没有你呆的地。”

  听声音宜悠才认出,此人竟是程氏。比起半年前的富态,如今她头发花白了一半,一身洗得发白的衣裳,还是前些年做的。

  她有些疑惑,虽然沈福海失势,但程氏掌家多年,怎么想都不会缺私房。才半年功夫,她怎会这般潦倒。

  穆然见宜悠愣住,却当她被惊吓,忙挡在她身前:“沈二夫人,此番前来是为告知与你。圣上大赦天下,此番入京的死囚,皆免过一劫。”

  未等程氏惊喜,闭合的木门打开,老太太抓住穆然:“此事当真?”

  “圣上明旨,自然做不得假。”

  婆媳二人听此倚在墙上,喜极而泣:“当真是苍天开眼。”

  宜悠怜悯的看向两人:“哎~”

  这声轻哼却是捅了马蜂窝,老太太终于注意到她,欣喜立刻转为刻骨的仇恨。

  伸出中指指向她鼻子,她口沫喷飞:“看你坏事做尽,福海终归还是留得一命。你陷害于他,老天都不会饶过你。不过是个爹不要、被宗族赶出去的祸害,现在也敢跑到这来。老二家的,还不快把她赶出咱们沈家的地片。”

  程氏也恨,揭去伪善的面纱,如今她全无顾忌。抄起方才搂糙用的帕子,她用力挥过来。

  “小娼妇,快给我滚,看我不打死你!”

  宜悠哪肯吃亏,她忙退向后面。没曾想,有人比她动作更快。穆然站在前面,单手抓住程氏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