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娘乐得合不拢嘴,直摆手说好。
笑闹过后,梅婆子才回答覃初柳,“咱们镇上没听说哪里有烧砖的,不过青柳镇倒是有,你戚姥爷知道,等他回来,让他去张罗这些事儿就行。”
得了梅婆子的话,覃初柳总算安心了。
当天天都擦黑了戚老头儿才回来,还把小河也带回来了。
回来的路上戚老头儿已经把要jiāo孝顺银子的事儿和他说了,他也只淡淡地“嗯”了一声。
牛车从安贵家门口路过的时候,他连瞅都没瞅家里一眼。
小河突然回来,元娘和覃初柳都很开心。先是元娘把小河叫到一边,问了最近的qíng况,听小河说挺好这才放下心来。
等元娘出去给小河做好吃的了,覃初柳才有机会和小河说上话。
看着眼见这个眉目间已经疏朗开来的少年,覃初柳无端地生出些吾家有郎初长成的感慨来。
“柳柳,”小河被覃初柳的目光看的不自在,出声唤她,待她缓过神来,才从袖袋里摸出一个布袋来,“这是我这些日子的工钱,统共有一两多,我拿一百个钱给爹娘,剩下的都给你。”
☆、第一百五十三章抓小偷
覃初柳拿着布袋,很不厚道的笑了,笑得很开心。
小河知道她决计不是为这一两多的银子笑的,便不解地问道,“柳柳,你笑啥?”
为什么笑?崔氏和安贵千算计万算计,最后成了白算计,小河就是赚了再多的钱,也到不了他们手里,这还不值得笑吗?
不过,这话却是不能对小河说的。
覃初柳打开布袋,从里面捡出三百个大钱来,重新递给小河,“无事,就是高兴咱们小河能赚这么多钱了,你自己留二百个钱零花。”
小河有些羞赧,和覃初柳一个月赚上百两银子相比,他四个月才赚二两银子不到,哪里就是赚的多了。
从覃初柳手里挑出一百个大钱,“我不要零花,在那边吃住都不花钱,我也没啥要买的,你都留着吧。”
覃初柳也没推让,把那二百个钱也丢回布袋,把钱收了起来。
之后,覃初柳又问了请人的事qíng,小河拍着胸脯说都安排妥当了,做杂活的人明日就能到,工匠们过几天会由马管事亲自送过来。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正好可以趁着匠人们没来,把材料都都准备齐全了。
第二天一大早,gān杂活的人就坐了两辆牛车晃晃悠悠地到了,有十二个人,都是刘地主的佃户,当天就能回家,元娘只需招待他们午饭和晚饭就成。
覃初柳以为这些都是马管事安排的,还夸马管事做事细心周到,一边的小河却羞红了脸,覃初柳不明就里,小河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其实,这些事qíng都是我安排的。”
覃初柳这才恍然,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小河已经成长了,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想法,有能力的男人了。
砖瓦的采办工作就jiāo给戚老头儿了。他带了两个杂工,赶了两辆牛车去了青柳镇,剩下的杂工则是在傻蛋的带领下砍木头、拉石头和黏土。
当天,戚老头儿他们就拉回来两大车砖瓦。
牛车进村的时候,整个安家村都轰动了,元娘家要盖砖瓦房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愤恨的。
比如张氏,他们也要起房子了,可是眼看着元娘家里人手找好了。材料也开始准备了,他们家却连起房子的地方都没有找好。
大海整日在家唉声叹气也没个章程,张氏急了,一拍炕沿儿,“那边那么大的地方。他们还能都占了,她们不是厌烦咱们吗?咱们就在她家边上起房子,看她能怎样!”
张氏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当即便撺掇大海去村里找人帮忙,他们也要起房子了。
村里还有一个人在捶炕沿儿,不是别人,正是黑子娘。
她虽然是个寡|妇。却极是好qiáng,在她看来,元娘的qíng况不比她好,元娘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安家村人,却有一对不省心的爹娘,家里的还是个姑娘。哪比得上她,生的可是儿子。
可是,凭什么元娘就过得这般好了,竟然还要起房子了,还是砖瓦房。
黑子娘环顾自己的屋子。看着黑dòngdòng的棚顶,已经开始腐烂的窗棂和坑坑洼洼的地面,心里更加不平。当即就收拾了东西,直接去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