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拖家带口过日子_作者:十日十月(156)

  几个孩子撅着小嘴来回磨蹭,也不回话。

  李程又道:“我也回去,不想待在城里。”

  李舟在一旁点头,说了同样的话:“我也回去,再说咱那砖作坊也不能没人管吧。”

  李横知三叔舍不得几个小的,他当初想给三叔接到祖宅住,也是想让他过得好些:“您将这四个小的也带回去吧。”

  谁知三叔摇头拒绝:“让他们留在这,不为别的,他们也得读书认字,是该进学堂了。”

  李乔也想让三叔高兴,他灵机一动,道:“三叔,不如您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吧,我看您比那些自诩满腹经书的老先生还要有学问了。”

  三叔道:“胡说。”

  李舟也在一旁附和自己的二哥:“我看二哥这主意不错,村子里的孩子不是都愿意跟三叔您亲近吗,之前您不也总教他们识字吗,我看不如就办个学堂,与其给李夏他们放在城里的学堂,倒不如您自个教来得放心。”

  三叔被说得心动,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楼小拾赶忙道:“这事就这么定了,您在多留几日,准备准备办学堂的东西,书本笔墨什么的。”

  李乔松了口气,见三叔眼前一亮,嘴里喃喃着,真的在盘算着该准备的东西,面上都带了一丝愉快,他总算放了心。给三叔找点事gān也好,对着他喜欢的孩子gān着喜欢的事qíng,三叔便不会没事乱想了吧。

  第102章办个学堂!

  三叔这人好风雅,好诗词歌赋,还喜琴棋书画,一旦决定好要办学堂,便说gān就gān,忙得整日见不到人,去老字号铺子里买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想到那帮小也只是刚识得几个大字,笑自己心急,又选了《三字经》、《千字文》等一些启蒙读物,看到一些新出诗词歌赋,又忍不住挑了几本,这一挑就是一天。接着,三叔又花一天时间去买了笔墨纸砚,临走时对着铺子里一把伏羲式杉木琴留恋不已,直到天黑了,李乔寻来才跟着回了家。

  李乔眼睛一转便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晚上偷偷找李横要了些钱,简单说了原由,后者连连点头:“三叔好这个,他却从不跟咱们开口。”说完又转身冲楼小拾道:“你多取些钱出来,让李乔给三叔买些他喜欢物件。”

  “晓得了!”楼小拾起身走到柜子前,开了锁取了一张百两银票,递与李乔,道:“你们都要回村子了,明个带着李程、李舟并那几个小上街买些东西吧,或是做身新衣裳或是买些想要物什,你们总也不开口要钱,我俩一忙起来就忘了。”

  李乔也不扭捏,笑着接过了钱:“在村子里也没什么需要用到钱地方,倒是真该给三叔添身衣裳了,那几个小也长个长快,年前做衣裳,这回穿已经有点短了。”

  “正是抽身体年龄嘛。”李横微扬唇角,几人又聊了些闲话,李乔见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辞。

  翌日一早,一行人就上街去了,先是买了些家里所需应用之物,又去布店扯了几匹新布,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玩得开心,下午时,李乔就和众人分开了,三叔当他是去玩了,只嘱咐他早点回去,今天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还有动身回村子了,李乔点头应下,眼看三叔带着他们上了桥往人堆里扎去,李乔也溜溜达达拐了个弯,去了昨天那家老字号,直接指了那把琴,听老掌柜chuī嘘了一会,开门见山问价钱,双方一番讲价,最后以不算太离谱价格成jiāo,李乔仔细地将琴用布包好,抱着它就回铺子了,也没再溜别。

  三叔带着几个孩子又多玩了会,买了几样新奇小玩意,于傍晚时分回了铺子,见李乔已经回来了,正在前面跟着忙和。

  晚上吃饭时,三叔还在讲着他学堂打算:“咱家西面有一间空屋,挺大,原先是打算做储物用,咱家东西没这么多也就一直没用上,我打算回去后把那件收拾收拾,打几把桌椅板凳和书架,以后就给那个当学堂了,村里孩子也不多,本就不需要太大地方。”

  众人点头说好,楼小拾道:“还是找上次给咱家打家具那木匠吧,我看他手艺不错,打chuáng可比这铺子里好多了。”

  三叔点头:“是了,那老大哥手艺可是不错,人也老实,经常用剩下零碎木头给村里孩子们做些小玩意。”

  四个孩子连忙跟着点头,李夏道:“徐叔叔造小兔子、小鸭子可好看了,推着它们走,翅膀还会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