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抿嘴,“我不会食言。”
——————
两天后,jiāo州前来送粮种的队伍返程,作为司农寺少卿,而且又算是旧日同僚的齐达亲往送行。
张华从出城起就一直坐在了马车上,齐达与带头的小官吏拱手别过,犹豫半晌,到底还是到了张华所在的马车外,对着垂下的帘子,坚定的保证,“我一定会回来。”
马车里静默片刻,然后竹帘微动,一只手夹着一张纸伸了出来,“接着。”
齐达接过,正是张先生写给张华的家书。
心头只觉得热的几乎要融化,齐达细心的叠起信放入怀里,低低的保证,第一次如此明确:“我一定会回来。决不食言!”
看着车队变成了船队渐渐远去,齐达摸着胸口处热热烫烫的书信,心头开始对这一年有了明确的计划。
——————
水稻下种要等到四月份去了,所以在此之前齐达专心陪着齐又准备科考。到了三月chūn闱,把几个人送进了考场,齐达开始准备种子的事qíng——虽然有司农寺众人cha手,但是有些事qíng仍是他们替代不能的。
这也是为何齐达依然在司农寺身居高位的缘故。
四月时候结果出来,齐又成绩不算好,但也勉qiáng算是中了。何西没能中,但是老何夫妇依旧很满足。至少,他们的儿子已经脱离了奴籍一只脚迈入了士人的行列了。至于将来的日子,他们可以慢慢等待。
接下来是水稻的种植,齐达细心的教导了寺里的官吏,之后的事qíng几乎都是他们在忙,自己倒是差不多都是在家里休息,只有实在没事或者那边有人过来请的时候才去农庄上看看。
闲暇时候,他或者去看看田雨,或者去看看李度。不敢多留,毕竟两人都是成了亲的,也不好过分打扰。
只是有时候看着人家相亲相爱的样子,齐达心头仍然会有些寂寞。不过,一想到千里之外还有个张华,齐达就觉得寂寞其实也没什么的。
七月谷子将熟的时候,李度家里产下一个大胖小子,乐得李希见人就笑得见牙不见眼。
洗三的时候正是田里正忙的时候,齐达让齐又过去随了一份礼。
田里的产量出来了,却是比以前的稻谷产出要高许多,皇帝一声令下,就要求把这种子全天下推广。齐达拿出变异一说来,好歹把皇帝劝住了。
于是,到了这年九月的时候,齐达终于能走出京城,踏上了前往jiāo州之路——以培育出稳定的种子为名。
这一回,齐又陪着何西留在了京城,和他一起上路的只有年纪小小的左成,还有几个司农寺的小官员,一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jiāo州水稻的事qíng,或者臆想着那里的野蛮,慢慢的向jiāo州行去。
或许路程并不太美好,但是,毕竟已经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了,不是吗?
作者有话要说:
结局肯定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是对我而言,这就是我心目的结局了~
后面还会有一个番外,大概介绍一些以后的事qíng~~
总之就是,完结了,让我撒花庆祝一下
第104章番外一
“齐大人啊,你和我们张使君(对刺史的一种雅称)什么时候成亲啊?”
“大人,冬初成亲最好了,雨水不多,天气正好,正正是成亲的好时节!”
“是啊,大人!张使君可是期盼这天好久了吧?我就知道,当初张使君送大人到这边来……”
“大人啊……”
……
齐达撑着一张笑得僵硬的脸,勉qiáng把城西新开的试验田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然后就在农人们热切的招呼声中落荒而逃了。
不想早早回去面对张华,齐达进城以后就在北街附近西门附近找了一家小吃铺,这里的米线还不错,齐达在很久以前的一次比较后就差不多次次从西门回城都是在这里吃饭了。
齐达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偏爱的东西,唯一比较特别的只有楚地的米粉。米粉在楚地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吃食,只是用白米泡胀了然后磨成米浆,用特制的盘子蒸熟然后晾gān即成。然而偏生就是这么简单的,在楚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逢年过节稍微有钱的人家都会制作的米粉,出了楚地竟然再也没有看见。
所以在京城的几年,齐达心头一直都在怀念家里的米粉。然而无论是在京城那么多年,他都没有见过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