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弟子谢过先生。”柳隐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磕过头后,他就是这个山村小书院里的正式一员了。
第14章
从先生家里回来后,柳隐不再像刚来时候那样整天不出门不说话。他开始试着慢慢的适应这里的生活。
他开始试着在齐达gān活的时候帮忙,虽然刚开始时总是帮倒忙,比如在递菜刀的时候把刀锋正对着齐达的手掌割了他的手,洗菜的时候把略微huáng了一点的菜叶子都扔了以至于一大棵白菜只剩下一点点菜心,或者帮忙锄糙然后一锄一株的把地里的菜给锄了,但是慢慢的,他也掌握了不少农活,开始可以一点一点的帮上齐达的忙了。
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外面的城镇,村民们要每天都在地里刨食才不至饿肚子,不可能像外面城镇上的居民那样过年一直过到元宵去。在这里,过了初五,一切就都恢复成平常的样子,村民们恢复了每天砍柴下地挑水种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板生活。
齐达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地在挖苕后就补种上了油菜,现在正是需要锄糙的时候,因此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时间在地里薅糙,睡觉的时候手臂痛得都抬不起来。每天这个时候,柳隐就会一声不吭的给齐达拿捏手臂上的xué位,使得他第二天又能生龙活虎的继续cao劳自己。
除此之外,柳隐还主动包揽下了家里打扫和喂jī喂兔子的活计,并且在齐达忙不过来的时候偶尔客串一下做一下饭。不过,他深知自己做饭不行,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
有时候,于氏会过来照看一下三个少年的生活,顺便给三个大小孩子洗洗衣服——这是齐达最大的苦恼之一。
gān活之外,齐达还试着熟悉自己脑海里的知识,接受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给先生拜年使得他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个读书人了,因此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借着枞膏的光看上半个小时左右的书。刚开始的时候被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绕的很是头晕,可是凭着一股韧xing,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居然也能好好地看懂那些书了——虽然要是照着书上那些说出来还是有些难度。
遇到自己怎么也看不懂得东西的时候,齐达就问身边的柳隐。柳隐也不负他的期望,有问必有答,而且有理有据。而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柳隐也会顺势问一些有关农事的问题,譬如为什么齐达田里的油菜比别人矮一些,为什么兔子不吃带露水的糙等等等等,齐达也都耐心的一一回答。在这样的互相问答中,两个人的关系快速升温,由最开始的小心翼翼变成后来的大大咧咧了。当然,熟了之后,齐达会bī着他洗衣服这一点是柳隐没有想到的。
就这样一边gān活一边学习的,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闹元宵,话虽这样说,可是却不关平西村的山民们什么事。毕竟,劳动了一天的他们可没有什么心qíng走上一个多时辰的山路去柳坪看那劳什子灯会。他们过元宵的方式是拜祭祖先,然后给家里刚刚死去没多久的老人烧些东西。柳隐看着齐达把两小包分别写着齐父齐母名字的衣物烧化在地上,自己也去拿了许多柴禾烧了一堆熊熊大火,却什么也不做,就这么看着那一堆柴禾燃烧成灰烬。
齐达难得的没有说他什么,只是陪着柳隐在外面站了许久,直到受不了的齐又催促“火火”三人才回到屋里。
——————
过了正月十五,齐达他们就要去上学了。
十六这天早上,因为“明天就可以上学读书”而兴奋了一夜的齐达早早就起chuáng了,顺便还把昨晚被他莫名的亢奋骚扰了半个晚上的柳隐硬是拉了起来分享他的喜悦。
忍无可忍的柳隐终于放弃了他“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则,把自己在齐达身上受到的气全部转到没有反抗能力的齐又身上去,qiáng行摇醒睡得香喷喷的齐又,弄得小家伙哇哇大哭,然后将之扔到齐达身上,“喏,一报还一报。”
齐达这才回到现实中来,一边哄小家伙,一边指挥着柳隐生火淘米做饭——这个时候柳隐分外怀念齐达毕恭毕敬称呼自己为“少东家”的日子,齐达顺便反省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好像是有些太不稳重了,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啊!
然后是炒菜,鉴于柳隐不会炒菜还口味极刁的习xing,齐达的厨艺最近大幅度提高,因为要在书院吃午饭,所以齐达稍微多炒了一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