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里的人墨发如瀑,双眸含俏含笑,似清晨朝露明亮。挺秀的鼻梁下红唇微闭,不闹腾的时候着实安静,秀美水灵。
葛嬷嬷瞧着,心中感叹,光yīn荏苒,她还记得襁褓里小人儿的模样,如今一晃十五年,已经可以伐了门前樟树,为她准备妆奁出嫁了。
想着,葛嬷嬷眼里都快有泪了。花铃乖乖坐着,见她如此,温声,“嬷嬷你怎么了?”
“舍不得您。”
花铃转身看她,“为什么舍不得,我又不走远,就是去大堂那……”她忽然明白过来,“嬷嬷是说嫁人的事么?”
“嗯。”
花铃笑笑,“在家里多好,才不要嫁人。”
葛嬷嬷被她逗乐,“傻姑娘。”
花铃也笑了笑,她不是不懂,不过嬷嬷这不是笑了么,就当做她不懂好了。
以前她总是不知道尹姐姐说的踏破门槛是什么意思,这半年来她可算是懂了,踏破门槛的人不是什么千军万马,而是媒、婆。
每个媒婆都能说会道,爹娘还说她擅言,可对比她们,她可就自愧不如了,常常在屏风后听得瞠目结舌。再有,从媒婆嘴里她才知道自己多好,多美如仙子,简直被夸上天了。
别人都夸她好看,唯有沈来宝,还喊她丫头丫头,当她小豆丁。
花铃瞧了瞧镜子里的自己,哪里像小豆丁。
桃山马场两年前就修建好了,但一年前才开,只因场主舍弃了原先那条路,重新凿山开辟了一条新路。那路由山穿过,费时费力,让人百般不解,到底为何非要愚公移山,那桃山自大火过后,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单是做马场,这一条路开下来,那得卖多少马。
但山路凿开后,人们却惊讶的发现原来从罪热闹的官道前去桃山,比去原先的马场更近。
那桃山马场已经易主,但又出了新花样,赛马。
不同寻常的赛马,桃山马场的赛马自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和流程,连普通百姓都可以参与。瞧着自己下注的马在赛马场上狂奔,赢者回报颇高,着实让人兴奋。
不过一年,明州就兴起赛马来。
这日赛马场不开,但马场上仍有人骑马驰骋。
两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骑马从绿糙压过,刮得蹄下满是幽幽青糙气味。
两人几乎同时奔到马场尽头才停下,扬起一阵狂风。
盘子从马上一跃而下,浑身都舒畅了,似把这半月积累的chūn雨yīn郁一扫而空。旁边马上的人也跳下马来,将缰绳jiāo给马倌,说道,“连日yīn雨,连地底都湿了,差点翻跟头。”
盘子嗤笑一声,“弱。”
沈来宝叹道,“我如此坦诚,你却说我弱,刚才谁把马鞭都甩出去的。”
被戳了痛处的盘子也不bào躁了,说道,“再骑一回?”
“不了,该回去了。”
“今天怎么这么早?”
沈来宝缓缓收着马鞭,没吭声。今天是花铃及笄的日子,昨晚说好了他会早一些回去,然后给她带好吃的,庆祝……庆祝她终于从包子头变成能束起漂亮发髻的姑娘了。
习惯了花铃小姑娘的模样,有点无法想象她今日模样。沈来宝又想,笄礼过后,他就真不能跟花铃太过亲近,再不能捏她的脸,拨她的头发,摸她的脑袋。就连冬日都不能一起堆雪人了,想着,刚因驰骋而欢愉的心qíng,似乎也瞬间沉落。
两人从桃山新路乘坐马车回去,快到校场,盘子又喊停车夫,要去找花朗。见他不下车,也没拽他一起去。
沈来宝一人回了城里,去买了些jīng巧的糕点,这才回南风小巷中。马车到了家门口停下,沈来宝下来,往花家门口瞧了一眼,守门的下人开门来迎,他问道,“笄礼结束了么?”
“刚完,这会应该正在和宾客吃饭。”
沈来宝瞧瞧手里的食盒,因是冷食,如今又是凉凉chūn日,倒也无妨。他正要进去,便听见隔壁开门,陆续有宾客出来。
因是笄礼,请的都是至jiāo好友,多为妇人,在门口唠嗑就久了些。沈来宝拿着食盒站在那,等着宾客离开。末了又想,小花肯定都吃饱了,真是嘴馋,吃了一顿酒宴还指名要他带好吃的,那娇俏的人能吃得下这么多么。
他已经听见花铃的声音了,只是她旁边站着花老爷和花家夫人,所以只能隐隐看见她的浅绿裙子,却瞧不见人。他安安静静地等着他们送走宾客,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