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林对老式账本没兴趣,他将之摊开放在面前,再拿起新式账本,两厢一一对照,问题倒是没有,毕竟只是照着原先的账本重做,沈家河好歹也看了几年账本,不至于连账都记不清,但就像沈家河自己说的那样,有不少地方都涂改过,显然以往的习惯一时间没能校正过来。
沈家河识字拢共也没有几年,习惯的力量就这么大,那些记了大半辈子账的老帐房,估计改变起来会更加麻烦。
“你做得很好。”方天林从不吝惜夸奖别人,更不用说这个人还是自己媳妇,“那些涂改过的地方你不用在意,时间长了自然能避免这些。”
沈家河绕到方天林桌前,拿起只画了个大概的设计图,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天林,这就是你说的书院?”
“嗯。”
“除了璧儿他们几个,荒谷中再没有孩子。没学生建书院也没用,这样的事qíng你不会做,难道都去外面找?”沈家河眼中尽是疑惑。
“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了。一部分在招壮年男女劳力时顺带,一部分则专门从孤儿中挑选。”方天林叹了一口气,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现在谷中建设还没搞定,只能先忍一忍,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之后,他就动身前往林山县,将人手跟所缺物资一次xing补齐。
“天林,我们钱不多了。”沈家河眼里带了抹愁色。之前接连买马、买地、买物资,已经将手上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只出不进,再多的钱也总有挥霍完的一天。
“不是还有近三千两吗?”方天林算了一下,这差不多够他目前的行动。
“你要招人,数量显然不会少。我算了一下,最低也得有五百人左右,才能将荒谷田地都打理出来。这还只是纯劳力,要是算上女人孩子老人,人数只怕会更多,再加上其他人员,没有六七百之数,荒谷怕是不能正常运转。”越算,沈家河心里越是没底。他可是清楚,媳妇还要开办众多作坊,三千两银子怕是连点水花都溅不起。
“家河,没钱我们再赚就是。有那么大片田地在,我们谁都不会饿着。就算年景不好,田地遭灾,不是还有山林吗?这边人迹罕至,山中野shòu药材山货诸多,我们随便整点,就不会缺吃少穿。”方天林放缓语调,声音低沉,带有极qiáng的说服力,试图将自家媳妇心中那点担忧给压下去。
“我们在这边没权没势,货物再好,恐怕都卖不上价。”沈家河心神略有松懈,却也只是缓解部分焦虑。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在广延村时,每年到粮食收获的季节,就是大家一边喜悦一边忧愁的时候。
谷贱伤农说的就是他们即将遇到的状况。这其中虽然有因为大笔粮食上市冲击粮食市场,造成价格自然下落的因素,但更大的缘由是粮食市场被粮商控制。这是个卖方市场,粮商定什么价,农人就只能卖什么价,想抬价,他们还就不收了。除了个别有渠道,能大笔出粮的农户,其他人只能吃下这记闷亏。
卖粮是这样,卖其他货物也是如此,除非只是小打小闹,整日里在集市上摆摊。沈家显然不可能这么做,这多làng费时间,更何况他们出一次山不容易,必然带有大量货物,遭人压价便成了必然。
“有我在!”这个时候说再多也没用,方天林短短三个字,却似有千钧之力,震得沈家河忧虑尽去。
是啊,只要有天林在,这一切似乎都不成问题。沈家河双眼放光,脑海中不断闪现此前诸多媳妇制作出的只有神仙才能使用的物品,心有如吃了定心丸一般,缓慢而有力地跳动着。
将人安抚下来后,方天林又埋头案牍。
他准备建两座学堂,一间以文理工为主,一间则是军校,培养各式军队人才。当然,后者只是防患于未然,用不上最好,用上了,那……
军校需要出cao,太过吵闹,就不放在村中,另找一处地方独立安置。
等村庄建设进入尾声后,方天林又拿出两张图纸。
泥瓦匠跟木匠都搞不明白这是作何用,他们也没问,主家让做什么他们照着做便是,哪里有他们置喙的余地。反正主家仁善,不会缺了他们吃喝,他们尽力gān活便是,就是闲下来时,不免为将来担心。
这里什么都没,粮食固然可以自给自足,那穿的用的咋整?农具坏了没地方修,被褥衣衫破了朽了总不能用毛皮代替吧?这也太奢侈了一点,主家用用还说得过去,他们怕是轮不着,到时候可别跟乞丐似的,只有破衣烂衫遮体,那这日子就没奔头了。希望主家日子越过越好,这样他们说不定也能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