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间房显然经过清理,比方天林路过这边时打眼看到的那两间gān净一些,至少没有难闻的气味。
“人都在这?”方天林估算了一下,这里最多就二十几人。
“嗯,符合条件的就这些。”文管事心想,要是主家没有那么多条件,能找到的人会更多,起码翻倍不成问题。
不过最多也就这样,林山县没有大规模作坊,也没有大型矿山,就连石场都只有一个。这里的地主乡绅还算有远见,虽尽力捞钱,却没有太过苛刻,百姓只要不是遇上天灾,受疾病困扰,勤快点维持生活还是可以的。
这点上,文管事心里极为佩服。这在其他富庶的地方,很难做到,焚林而猎的事qíng他听过见过的不要太多。
也是因此,找活gān的闲置劳力非常多,卖身为奴仆的却少,能有几十人,还是林山县城长期积累的结果。当然,被人牙子带到外地的另算。任何时候,都有唯利是图之人,有钱赚,冒点风险又算什么?更何况,林山县人口流动不大,又有本地富户盯着,人牙子一年也未必能做几趟远途生意。
若人口一直往外流,人牙子恐怕早就被本地士绅联合取缔。他们每次远行,回程时都会带进来一部分比较优质的婢仆,这些人极受地主士绅欢迎。
最后本地乡绅富户索xing将大部分人牙子都抓在各自手中,好满足各自需求。
第120章
方天林知道他提的条件有些苛刻,家有亲人,自卖自身的不要,来历不明的不要。光第一条,就筛下去小半人,第二条倒是没几个人符合,林山县城外来人口一向不多,高档婢仆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一进城,恐怕就被各个富户挑走。
这跟现代不一样,在靖朝,即便被父母爷奶卖了,也没多少人会对他们怀恨在心,最多也就是斩断这份亲qíng,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而且,这样的人也属于极少数,不管愿不愿意,只要他们还在林山县生活,就没法彻底绕开父母,父母上门要钱,你不给那就是不孝。
更要命的是,多数被卖儿女纵使家里没人来跟他们要钱,他们也会主动托人捎回去,或者在不当值的时候,亲自拿回家。
这种想法,现代人怕是难以理解。在方天林上辈子,谁要是敢把儿女送人卖人,不知qíng或许还能重新认亲,一旦知道其中缘由,还舍不下亲qíng之人,除了部分豁达或者病态之人,只怕不怨恨父母,各过各的生活,彼此间再无jiāo集都算好的,思想偏激一点的,甚至报复都有可能。
被卖之人都没法保证不和父母互通有无,自卖自身让家庭度过难关之人,更不可能放弃这种想法。是以,这些人压根就不在方天林考虑之中。
在沈家没有足够实力之前,荒谷出入会受到控制,进荒谷容易,想要出来就难了。要是谁家亲人上门,有人不舍打算长期接济怎么办?
方天林不打算给自己找麻烦,他宁可拖慢发展脚步,也不愿意将jīng力làng费在这种事qíng上。
看着眼前这帮衣衫褴褛,面huáng肌瘦之人,沈家河不由想起早前还在广延村生活那几年。沈家虽然从没落魄到这等地步,但村中贫苦人家,他也是见过的,那真是破屋漏瓦,饥一顿饱一顿,若非偶有村邻接济,处境只怕不比眼前这些人好多少。
“让他们洗漱一下,再给他们弄点粥喝,滴少许油,不要太稠,他们身体吃不消。”jiāo代完,沈家河便同方天林一起迈出房门。
回到上房,沈家河翻开三本名册,统计后得出,截止目前为止,乞丐劳力外加下仆,三方收获加起来,统共也就一百多人,离他们的目标人数差远了。看来,还真要下村走一趟,实在不行,还得去邻县招人。
又一天过去,将城里搜刮了一遍,沈家也只勉勉qiángqiáng凑起将近二百人,再停留在这,已经没什么效果。
翌日一早,方天林跟沈家河便带队离开。
“大人,沈家走了。”
“没人出手?”莫百松眼中闪过几丝兴味。
幕僚摇了摇头。
“这可就奇了。”莫知县搁下笔,背着手在房中来回踱步,“沈家路引跟户帖都有,那上面登记的信息,你信吗?”
“这个,不好说。”幕僚丁仲秋凝神细思半晌,最终因接触太少,信息不全而无果。
“我倒是希望这个沈家能搅乱这边的风雨,这样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莫百松眼里jīng光一闪而过,原本已经沉寂不再奢望的心思,似又有了重见天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