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部队之威,本来两军辖地范围就不小,这么一番行动下来,地盘瞬间扩大不少。他们是本地守军,跟外来部队入侵不同,大多数城镇几乎是不战而降,见到守边部队出手,完全没有抵抗的心思。
都是自己人,对于城镇归属已经改名换姓,百姓连点反应都没有。对他们而言,只要不是敌对国家,不对生活造成影响,谁占了都差不多。
剩下那些最初不肯归降的城镇,苏将军和高将军也没拿他们怎么着,只是围而不攻,在边关守军威慑下,又没有誓死抵抗的理由,再加内部各方面施压,最终算是和平jiāo权。
当然也不是没有遇到麻烦,文官没太多办法,但武将有。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权力,地方部队正面对上边关守军不行,但他们可以拉走一票人马,只留一座空dàngdàng的营地给他们。
两位边关将领得到这个消息,不由都有些咬牙切齿。这事实在是有些恶心人,偏偏他们分不出人手去追击,只能任由这些人扬长而去。都能裹挟着地方部队跑路,就别指望他们有多厚道,若非指令下达得快,恐怕不少地方都得遭殃,饶是如此,仍有部分地区遭受了兵祸。
在这个乱世中,这些无法避免,即便苏老他们现在不动手,以后也照样躲不开,搞不好还会更加麻烦。
方天林一直在等苏老他们的消息,当他得知两人开始统合各自辖区时,他也趁机发动攻势,先是拿下相对比较平和的望山县,之后联合手中两县兵力,直接对上因生活较为贫苦而民风更为彪悍的石林县。
方天林不想损耗自己的兵力,直接动用了大型弩等攻城掠地武器作为威慑,又有成规制的弓兵和骑兵压阵,在拿下望山县时几乎不费chuī灰之力,攻占石林县时却遭到了反扑。虽没对方天林所率部队造成多大影响,双方出现死伤却是无可避免。
除了部分兵卒之外,其实大部分人并未见过真正死亡,至少这种近距离厮杀还是头一次碰到,再胆小之人,经历过这等阵仗之后,血xing也被激发出来,亏得石林县地方部队反抗并不算qiáng烈,要不然场面还真有些不好收拾。
当兵有危险这种事qíng总归要面对,现在发生总比之后真正上战场再明了此事要好。
拿下两个邻县之后,方天林鸣金收兵,未再觊觎余下那些州县,不是他不想要,而是实力不济。以他现在的兵力,再攻下一些城镇不是不能,问题是攻下之后他也守不住,既然这样,他何必多此一举。
而石林县和望山县则不同,这两个地方都是易守难攻,并不是说城池不易占领,而是只要在出入口设置防线,想要夺取就费事许多。
方天林率军这么简单就拿下这两个县,主要还是仗着地利之便。石林县就不说了,这个县是附近有名的穷县,想gān点什么都gān不成,望山县倒是有这个能力,只是知县和当地势力哪会费心去整这个?地方部队倒是想管,问题是他们手上压根就没多少钱银,对此有心无力。
成事后,方天林立刻组织人手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同时着手整合两县军政。这回就没像林山县那么温和,该调职的调职,撤职的撤职,一些民怨沸腾的官吏士绅更是直接就下大狱,查清qíng况属实后,便照章处置,一点也不手软。
经过方天林这么一番雷厉风行整治后,两县吏治顿时肃清,当地势力也安生许多,没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歪脑筋。
林山县地主乡绅见了沈家这等手段,顿时一个个都乖得不得了。他们不由庆幸,沈家是在林山县落脚,夺取林山县权力之后,之前的事qíng都一笔勾销,否则有什么下场,那真是不好说。
集合三县人力物力,石林县和望山县对外简易防线很快便筑成,之后便是加固,没那么紧迫,劳力被撤下去不少。
高将军得知此事时,不禁有些神色莫名,沉吟半晌后,摇了摇头。沈家还真是会钻空子,这个时候动手是最佳时机,即便他出手gān预,也根本就来不及。
从沈家之前诸此种种来看,有这个行动不奇怪,值得让人提防的是消息为何能这么快传递。高将军不会认为这都是巧合,沈家一早就商定在此时动手,这种可能xing太小。
“爹,往后沈家要怎么对待?”获悉沈家又占领两个县,苏云面色凝重。沈家行动如此迅速,这股新兴的力量绝不可小觑。苏家前有外敌要挡,后有内乱要平,突然冒出来一股势力,不得不予以重视,麻烦之处就在于这是沈家,对苏家有恩,如何拿捏态度,实在是不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