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jiāo易沈家也没吃亏,华州地方太小,无法做到完全自给自足,总有一些资源需要外购,趁此机会,方天林换到了不少重要物资。
方天林其实并没有多大野心,要不然上辈子他也不会在退伍之后窝在俱乐部中当she箭教练,钱虽赚得不少,却也就那样,在成功人士眼中属于没出息那一类。若非在靖朝没有权力处处受到掣肘,乾元族传承无法随意拿出来,方天林也不会殚jīng竭虑为沈家谋求一席之地,就算战乱又如何?往山中一窝,谁还能拿他们怎么样?
不过拿下三县,不算迫不得已,这是方天林自己的选择,有机会自然要上,错过了岂不可惜?靠人不如靠己,想要将乾元族传承结合当地科技展现出来,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这颗星球发展的道路,没有权势纯属空谈,那样还不如老老实实过完这辈子。
方天林倒是轻松,华州三县处于群山包围之中,易守难攻,苏老他们那边就麻烦了。两处关隘还好,同样不容易被攻陷,面向内陆那一带却是大小摩擦不断,战乱所在几个城市几乎没有多少百姓生活,不是藏在各处地道山dòng中,就是跑进腹地进行避难。不少城池今天在这个人手中,明天在那个人手中,来回拉锯,始终没法消停下来,有几处甚至成了空城。
西南边境地区本就不发达,相对东部来说,更为地广人稀,战乱引起的损失想要补充更加困难。地方部队跟正规军队碰上,属于螳臂挡车,苏老和高将军无法,只得从边境抽调边关守军对一些军事要地进行扼守,这才将局面稳定下来。
第195章
西南边境地区本就不发达,相对东部来说,更为地广人稀,战乱造成的损失想要弥补更加困难。地方部队跟正规军队碰上,属于螳臂挡车,苏老和高将军无法,只得从边境抽调边关守军对一些军事要地进行扼守,这才逐渐将局面稳定下来。
眼下到处都燃起战火,苏老和高将军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各自派遣下属将领对地方部队进行cao练,将兵力集中起来派往边境驻守,海防更是不能漏过,在各方支持下,一步步加qiáng。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方天林硬是从高将军口中咬下一块ròu,再想进一步就只有手上见真章。以华州的兵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有点大,除非方天林能武装出一支现代化军队,只是这谈何容易?
更何况目前方天林跟高将军处于合作关系,要是同他撕破脸,唇亡齿寒,苏老那边恐怕也会成为一个阻碍,这在目前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方天林并不打算这么做,至少现在不行。他打开地图看了一眼,华州易守难攻,却也没有多少发展的余地,跟其唯一接壤的就是高将军属地,想要壮大,除了吞并高将军辖地,就只剩下开山一途。这在别人看来或许不可行,对方天林而言,未尝不可一试。
不过此事言之过早,先把华州打理好才是当务之急。
空间水能改良生物品质,但仅限于此,并不能像现代杂jiāo水稻那样直接大幅度提升产量,唯一的优势是比较符合大自然淘汰规则,更耐寒耐旱抗倒伏口味更佳等,和人工培育本质上存在不同。
方天林原本不打算这么做,沈家良种除了产量之外,其他各方面都优于杂jiāo品种,抗灾能力尤其qiáng,对人益处也更大。奈何沈家地盘太小,在有限的田地中如何种出更大的量,成了当下最需要考量的事qíng。
方天林手中事务不少,无法潜心钻研学问,便将这一任务jiāo给小儿子沈璜,至于母本的获取,托给各商队便是,当然,华州境内也不可错过。沈家河直接下达了悬赏令,只要有人上jiāo符合要求的各种粮食作物,都能获得赏金。
群众的力量巨大,在足够钱物的诱惑下,各种野生粮食作物纷纷汇总至沈家河手中,最终jiāo给沈璜,经过他处理之后,让经验丰富的老农种在荒谷试验田中。做完这些,沈璜便不再管,作物各项xing能会有专门人士进行记录,他只需要负责最终筛选即可。
乾元族科技太过繁杂,靠一家之力穷尽一生怕是都只能展露冰山一角,唯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实现,方天林一有空便耗在编写教材和抄录书籍之中。
华城内同样设立了书院和军校,大部分授课先生都调自荒谷书院,这些人一边进修一边教学,方天林和三胞胎不再教授基础知识,专门负责培养夫子和jīng英学生。
且不说外界如何,华州境内却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若非大家知道外面战火纷飞,还以为此间百姓生活在和平年代,端的是一处世外桃源。别说附近民众,就连身居高位者也十分羡慕,无奈要攻打此处代价太大,还得冒着被迫中断jiāo易的风险,就算再眼热,也得按捺住,无谁敢轻举妄动,这给了方天林足够安稳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