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九小姐在西疆可是出了名的辣,吃过她鞭子的人不少,要是这位大总管挨那么两下子,肯定极好看。
李钺被bī急了:“我要见容六公子。误了吉时谁负责?”容六是这次送亲的主要负责人,又是王妃的兄长,他倒是要看看这位容六要怎么说。他家王爷再不济也是个王爷,这是皇帝御赐的婚事,谁敢耽搁?这般百般刁难,到底是意yù何为?
一个容家家将跳起来,手都要挖到李钺的眼睛了:“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奴才而已,也敢指名道姓要见我们六公子?你家王爷都不急,你一个狗奴才急什么?误了吉时谁负责?你说要谁负责?”
李钺大怒,他又见其他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有人甚至抓起了旁边的凳子,眼看就是一言不合就要给他砸上来的。就算是自己被砸了也白挨,王爷还要怪罪他不会办事。
他忍下了心头的气,这群人,可不是原来京城里的那些真正的文官,而是边疆的一群大老粗,因为新朝初建,要撑起架子,所以才勉qiáng担任的。他们那里管你什么礼仪不礼仪?只图痛快快活。
刘力子在一旁看得真切,哈哈大笑着去拍李钺的肩头:“李总管,不要急嘛。你看你这张脸,拉得比驴脸还要长。大喜的日子,做脸给谁看呢?不知道的,还误会你不赞同这门亲事呢,小心你家王爷打你板子哦?”
李钺无法,只好委屈地去寻赵明韬。
赵明韬沉着脸坐在桌边一遍又一遍地擦剑,他一张俊俏的脸照在寒森森的剑上,显得分外扭曲狰狞。
外面的事,他心里有数,他更知道,那位所谓的新嫁娘,此刻根本不在,就连送亲的容六,也不在。人都不在,怎么迎亲?
“王爷?”李钺小心翼翼地喊了他一声。
赵明韬叹了口气,“耐心等吧。”除此之外,还能怎样呢?这个新娘,他不能退,也退不起。
一直到午间,才有人来报告:“容六公子来了。”
赵明韬“仓啷”一声把剑狠命推入剑鞘中,转脸换了一张盈盈笑脸,殷勤地迎了出去。
这天是赵明韬迎娶新妃的正日子,西京城被打扫一新,无论有钱没钱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在门口摆满了鲜花,燃起鞭pào,以示庆贺。
夏瑞熙一大清早就命人按事先商量好的,洒扫gān净大门口的街道,挂上大红灯笼,摆上鲜花。正在挂灯笼的时候,却出了点岔子。
欧青华那个外室生的儿子,欧信风,平时难得出书斋一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吃饭都要送进去,欧家大姑奶奶回来,他也只不过是第二日才去陪着略坐了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过听送饭的丫头多了一句嘴,就冲出书斋,抢去把大红灯笼扯了下来,用脚踩了个稀巴烂,又挥舞着棒子把几盆花砸烂。
那些下人,又何曾把他一个外室生养的,又死了父亲的孩子放在眼里?自然就不依,当下吵嚷起来,闹得不可开jiāo。
看二门的一个婆子惊慌失措地跑去报告夏瑞熙:“四夫人,四少爷在大门口闹将起来了,扯烂了红灯笼,砸了花盆。外面看热闹的人可多,说什么的都有。”
欧信风认祖归宗后,在他这一辈中,年龄刚好行四,故称四少爷。良儿心里颇不以为然,什么四少爷,哪里赶得上她们原来的四少,现如今的四爷?这明明就是一个读死书,不知天高地的酸迂秀才嘛。
鄙视归鄙视,良儿却是一点不敢耽搁,忙忙地取了披风给夏瑞熙披上,点起一gān管事婆子陪着夏瑞熙出去灭火。
也有人报了童姨娘,童姨娘去劝欧信风,反被他指着鼻子骂:“哪里有家中老人过世未满周年,丈夫死了未满百日就要挂红灯笼放鞭pào的?你做不得主我也不怪你,但你多少得有点廉耻之心吧?”
骂得童姨娘一句话都说不上,只气得哭着要撞墙死了算了。
夏瑞熙赶到时,欧青谨已经先到了,欧府门口看热闹的人已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人道是恶奴欺主,有人道是叔伯婶娘欺负孤儿寡母,又有人说欧家门风已毁,欧四少整日鲜衣怒马,花天酒地,附庸权贵,大不孝道。
欧青谨沉了脸,也不多话,直接命人将欧信风拖进去。欧墨劝散门口看热闹的人,只说他家四少爷读书迷糊了,神智有些不清,让大家笑话,团团作揖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