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山也有巧巧这个妹妹,而且六岁时候的小山在赵杏花的严厉管教之下,已经老实懂事了许多,不再喜欢躲躲藏藏了。因为小燕那时候已经要开始帮家里gān活了,所以赵杏花就把两三岁的巧巧jiāo给小山照顾着。那时候的巧巧走路还不稳,总是跌倒和摔跤,而且她还不能够料理自己的事qíng,时时都要人照看着,而农忙的时候,赵杏花和曾大树又不能把巧巧带到他们劳作的田里面去,那时候的巧巧还太小了,小孩子的皮肤太细嫩,禁不住在太阳底下久晒,bào晒之后可能会产生红肿,甚至是灼伤。虽然有很多父母因为要外出忙碌就把像巧巧这么大的小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为了不让小孩子乱跑,他们会用绳子系住孩子的腰部,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门柱子或者是树gān上,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赵杏花和曾大树两人担心会有坏人来家里把孩子偷走,所以每次当他们一家不得不出去gān活的时候,他们也总是会留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来照看着还小的巧巧,小山的六岁生活就是在照看巧巧中度过的。
所以,针对小燕和小山的亲身经历,巧巧经过一番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有弟弟、妹妹的孩子是幸福的!谁说需要人照看的弟弟、妹妹是只会烦人的,其实他们的用处大着呢!
巧巧觉得,她之所以早早地就变成了家里的一个正经劳动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长得很壮实,有力气,而且她还长得快,因为她的个子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上一些!
巧巧的胖,绝对不是那种松松垮垮的虚胖,她身上的ròu可结实了。巧巧吃饭吃得多,她又经常跑动,在虎子和小峰他们去镇上念书之前,她几乎每天都要跟着虎子和小燕他们漫山遍野地跑着,虎子、小峰、小燕和小山他们几个在忙着gān正经事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待在一旁玩耍着,而且她还经常会帮家里gān些轻松的杂活,比如帮赵杏花跑腿拿个东西什么的,所以,巧巧生长出来的胖,不是肥胖,而是乌山村人所说的那种健康的壮实。
巧巧不仅长得壮实,而且她还有力气。五岁时候的巧巧每天早上都要端着木盆去厨房舀水洗脸,木盆不像现代的塑料盆或是不锈钢盆,木盆比较重,而且再往里面加两瓢水的话,木盆就更重了,巧巧虽然端起加了水的木盆来会有些吃力,但是她那时还只是虚岁五岁的孩子而已,她能够自己端着木盆走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因为巧巧的壮实、力气大和个子高,所以赵杏花在巧巧刚刚长到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放心地让巧巧在家里正正经经地帮忙gān活了,而且她还给巧巧布置了一些巧巧能够办到的任务,比如淘米、煮饭前在饭锅里加水、扫地、擦桌子、和赵杏花一起整理杂货铺里的东西、叠被子、给猪圈里的水槽加水、跟着赵杏花打理菜地,巧巧还加入到了早上摘菜的队伍。
现在巧巧家早上摘菜的队伍很庞大,除了老将曾大树和新加入的小兵巧巧以外,以前只是在摘菜这件事qíng上打着游击战(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来帮忙摘菜;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去做自己的事qíng了。)的虎子、小峰和小山也放下了早读的习惯,成为了每天都帮忙摘菜的常驻士兵。
巧巧家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人来摘菜,是因为有了平板车的帮忙之后,曾大树现在每天都能够运送满满一车的菜去山阳酒楼了,山阳酒楼的井掌柜得了欧阳夫人的吩咐,对曾大树运来的菜是全部接收,所以现在卖菜的钱也是巧巧家的一笔大收入。有钱赚,大家gān起活来自然就特别地起劲了。
因为菜卖得多,所以赵杏花在种菜和打理菜地的事qíng上也是分外地忙碌。一般小燕会留在堂屋里fèngfèng补补、织织布,顺便照看杂货铺。而巧巧就会跟在赵杏花的身边学习种菜和打理菜地的事qíng,这些事qíng虎子、小峰、小燕和小山他们也都学过,现在又轮到了巧巧身上。赵杏花和曾大树对孩子们的教育不仅仅限于为人处事上面,他们还会经常督促孩子们学习gān农活。毕竟,书香世家是以诗书传家,商户人家是以生意传家,而农户人家自然就是以农活传家了。
种菜的事qíng主要有播种和育苗移栽,而打理菜地的事qíng相对而言就比较多了,主要包括拔掉野糙、除虫、浇水、施肥、松土、拢土、掰掉烂掉的菜叶子、给藤蔓作物搭设支架和牵引jīng蔓攀爬支架。
赵杏花教巧巧种菜的方法就是一边动手实践,给巧巧展示各种种菜的手法,手把手地教巧巧应该怎么做,指正巧巧做错了的地方;一边细细地讲解原因,告诉巧巧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不利后果,总之赵杏花的教育方针就是四个字: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