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小燕突然笑了两声,巧巧觉得小燕笑得有些jian诈,不由得心生警惕,用戒备的眼神注意着小燕的一举一动,防备着她又和早上一样搞突然袭击。等小燕的身体一向前倾,巧巧就如惊弓之鸟一般,立马飞快地跑出去了,惹得小燕哈哈大笑。巧巧不理会她的嘲笑,自己活动了一下手脚,发现经过小燕刚才那一吓,身上的懒虫似乎全跑走了,力气也恢复了不少。
------题外话------
今天来得有些晚,明天争取早一点,呵呵……字数还差一千,我真的已经尽力了,明天再努力吧!明天见!
祝大家天天开心!加油!
正文第六十二章秋收冬藏
此时正是深秋,是收藏的好时候!
都说秋收冬藏,到底是藏什么呢?当然,对于不同的qíng况,需要藏的东西肯定会不一样,反正对于巧巧一家来说,他们除了要藏粮食以外,藏满一柴房的柴禾也非常地重要。
柴对巧巧家很重要,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在这个没有电和电器,也没有煤气,煤炭和天然气还没有被开发、利用,人们只能靠烧柴火来煮饭、烧菜和烧水的年代,柴火和米等粮食一样地重要。没有柴火,米就变不成饭,就算你的粮食再多、厨艺再好,也只能望“米”兴叹了!
巧巧家的院子里有一个专门的柴房,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的gān树枝、棉花秆和稻糙,还有一堆堆的松毛、稻谷壳、豆荚和gān树叶,以及一小筐的木炭(木炭是大一些的树枝燃烧之后形成的黑色固态物体,木炭的重量很轻,寒冷的时候,乌山村的人用它来烤火。)。
在适合拾柴的秋冬季节,乌山村的孩子们会成群结队地到山上去尽力地拾多一些的gān树枝和松毛回家,然后把家里的柴房塞得满满当当的。因为chūn天多雨,夏天糙木旺盛,山上没有多少柴可以捡,而且chūn夏的时候山上多蛇虫出没,进山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危险,所以,孩子们需要在深秋和初冬的时候就把全年要烧的柴禾都拾到家里来。乌山村多山,而且山上又糙木旺盛,所以,乌山村的人不愁没有柴禾可烧,但是,捡柴也还是要付出辛苦的。
另外,乌山村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们从来不会滥伐山上的树木,他们只会在需要木头来建房子或者做家具的时候才去山上砍树,从来不会为了烧柴而去砍树。只捡山上的枯树枝和松毛作柴,是乌山村人的固定的思维和习惯。
柴房是乌山村人专门用来储存柴禾的小屋子,如果家里的主妇不注意整理柴房里的柴禾的话,那么整个柴房就会变得一团糟,杂乱无章得让人无处下手。因为赵杏花是一个既勤劳能gān又爱整洁的家庭主妇,她会把家里的柴禾都分门别类地整齐地摆放好,所以,巧巧家的柴房一直保持得很整洁,里面东西的摆放让人一目了然,取柴的时候也非常地方便。
今年,巧巧家的拾柴任务依旧被分配给了虎子、小峰和小山三个,他们在初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拾柴了,截止到现在,他们带回来的柴已经堆满了半个柴房,但距离堆满整个柴房的目标还很远。虎子、小峰和小山他们白天要上学,只能在傍晚下学回家后趁着天色还没有黑,快速地去山上拾一些gān树枝和松毛回家,因为他们能够用来拾柴的时间很少,所以他们的拾柴任务进行得比较缓慢。
虎子、小峰和小山拾柴的时候,三人是分头行动的,他们先把捡到的gān树枝抱在怀里,等到怀里装不下的时候,他们再把怀里的树枝堆放到事先商量好的地方,等到天色差不多快要黑了的时候,虎子和小峰就开始整理堆放在一起的树枝,他们每人先在地上放上两条长长的整齐的稻糙作绳,每条有七八根的样子,他们把稻糙拉直,使两条稻糙绳平行,中间隔着一段适当的距离,然后把树枝一根根整齐地摆放在稻糙绳的中间,树枝的两头都要越过稻糙绳,然后把树枝慢慢地往上加,堆高,等到足够多的时候,再把两条稻糙绳都系起来,把里面的树枝捆得紧紧的,让树枝不会掉出来,虎子的动作比较快,他捆完自己要背的树枝之后,又开始整理小山的,他给小山捆的树枝要比自己的少许多,因为小山的力气还不是特别大,只能够背上这么多的柴,不然会走不动路。
小山一个人去拾地上的松毛去了,用手把松毛拢作一堆,然后捧进旁边的箩筐里,等到松毛装满整个箩筐的时候,再把蓬松的松毛往下压一压,挤出空间来,继续往里面装松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