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俺种田_作者:夏天水清凉(162)

  小山把细高的圆筒立在地上,赵杏花用手抓着一把把的gān红辣椒,小心地塞进筒子里去,塞了十来把的时候,又把手伸进筒子里量了量,见塞得差不多了,便吩咐小山开始捣辣椒。

  小山坐在椅子上,把两只脚踩在圆筒底部多出来的两块踏板上,为的是不让圆筒震得乱动,然后,把长长的木棍放进筒子里一下一下地捣着,捣了一会儿之后,又接着往里面塞gān辣椒,再接着捣,每一下都要用力捣下去,若是捣得软绵绵的或是轻飘飘的,就会达不到效果,反而白费力气。木棍一下一下地有力地捣在筒子的底部,发出一声声的“咚!咚!咚!”的响声来。

  过了一会儿,小山就撑不住了,苦着脸,朝赵杏花可怜地喊道:“娘,我胳膊疼,捣不动了!”

  “行了,我来吧。”赵杏花从小山手里接过木棍,坐在椅子上接着捣起来。

  被解放了的小山,立马就跑去东屋里逗双双和对对去了,双双和对对跟着小燕坐在chuáng上的蚊帐里,还在不知疲倦地爬着、滚着,时不时地“呵呵”地笑着,倒是很会自得其乐。

  “双双!对对!看,我是四哥!四哥来了!”小山贴在蚊帐外面,冲着蚊帐里面的小娃娃叫道。

  “呵呵。”双双和对对依旧只会笑,不会说话。就算是如此,小山也还是一副乐颠颠的模样,高兴、快乐得不得了。

  小山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去接替赵杏花捣辣椒去了。

  巧巧因为怕蚊子咬,早就躲到西屋里她和小燕的chuáng上的蚊帐里去了。一边给自己捏着、揉着酸痛的胳膊和腿、脚,一边在脑子里细细地打算着去镇上卖凉拌菜的事qíng,凉拌菜的价钱还没有定下来,价钱不能过高了,而且还要有合理的利润,巧巧想得头都疼了。然后就一个人躺在chuáng上悠闲地唱起歌来,缺乏娱乐的时代的人啊,只能时时刻刻地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来乐一乐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很辛苦、忙碌和酷热,白天几乎找不到一点点空闲和一小会儿舒慡的时候,因为即使是跑到了树荫底下享受凉风,身上的汗也还是粘腻腻的,让人感觉不到舒服,不过,等到gān活的时候,身上所有的感官就都会自动关闭掉了,因为gān活的人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快!

  家里的韩招弟和小燕也没有闲着,除了要照顾活泼、好动、生活不能自理的三个小娃娃以外,做饭、送饭、织布、fèng补衣裳也把她们的时间占据得满满当当的,小燕还要帮巧巧fèng布娃娃。而韩招弟就需要特别地留心小虎,因为小虎已经会走路了,会走路的小娃娃,你就得留心别让他乱走或是走出去了,简直比只会爬的小娃娃还要难看顾许多。

  好在小虎很粘他娘,他走了一会儿路之后,就会自己找个小板凳坐着,然后开始和他娘说话,大部分时候,他都在重复着韩招弟说过的词语或是韩招弟说的话的一半,他的水平还达不到把一句完整的长一点的话重复出来。好在,不管说的是什么,说话就已经是他的乐趣了,这里的小娃娃也必须要学会自得其乐。呵呵……

  正文第八十四章第一天卖凉拌菜

  巧巧一家人花了七天的时间,总算是把田里的稻子都收完,并且又种上了新的秧苗,又可以开始等待下一季收获了。今年巧巧家的水田又多了十二亩,因为虎子和小峰成亲后,村里按照老规矩,给每个新成家的男子分发六亩水田,从村里的公共田里面出。不得不说,乌山村的老祖先们非常有先见之明,如此,村里儿子多的人家就不用害怕会贫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了。从男子成家后分配给建房子的山脚,到新建房子的周围土地供房子的主人种菜、种棉花、种麻,再到分发水田,以及许多其他的关于田地和村人的规矩,都无一不彰显乌山村人祖宗的智慧,使得世世代代的乌山村人都安居乐业,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自给自足,子子孙孙都活得好好的,从来没有人出去当叫花子的。

  忙完了双抢之后,巧巧和赵杏花的凉拌菜小摊也准备正式营业了。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就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先是把第二天要用到的菜都清洗gān净,然后又把拌菜的油烧熟,把鱼丸的材料做好,等着第二天早上再蒸熟,把辣椒灰、盐、醋、酱油等调料都用罐子装好,还给每个人都分派好了任务,比如赵杏花和韩叶子切菜,韩招弟烫菜,巧巧拌菜和用油炸花生米及煎米糊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