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俺种田_作者:夏天水清凉(213)

  同样作为便利条件的是,他们家还开着一个顾客颇多的杂货铺,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用来打广告的话,既方便省事、不着痕迹,又效果显著、范围广泛。一般,只要不是时间特别紧迫的话,来巧巧家杂货铺里买东西的顾客们都喜欢和赵杏花闲谈几句,这也是村人间的普遍习惯,大家见面后,一起说说话,拉拉家常,并非为了拉近关系而刻意如此,也不是因为村人们多嘴多舌、喜欢说话,而只是出于村邻间的友好和淳朴罢了。于是赵杏花借机喜气洋洋地同客人们说了自家有两个儿子要做厨子了的事qíng,大家听后,都忍不住惊叹,然后,曾大树家的二儿子和四儿子要做厨子了的消息就在乌山村和附近几个村庄里传播开了,好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事qíng。

  在大家看来,厨子的儿子再接班做厨子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qíng,但是曾大树的儿子要做厨子了,这事还是有些特别的,只因为在大家的心里,曾大树是一个特别好的厨子,所以,大家对也将要做厨子了的曾大树的儿子就自然多出了许多的期待和看好来。

  广告成功地打出去了,效果也还不错,很快,生意就上门来了!轻而易举地,小峰被请去附近的刘家村为人家做喜宴的酒席。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村子里都会有本村的厨子的,有些村子因为缺乏做厨子的人才,所以请来做菜的都是外村的厨子,刘家村就是这样的,也因为如此,小峰才有机会去别的村子里做菜,而且一个好厨子做生意的门路也才会更加地宽广。

  小峰作为一个新厨子,他还从没有公开在酒席上开过张,别人对他的手艺如何自然也并不了解。别人之所以来请他,无非是看在曾大树的份上,但是,曾大树的面子也是有限的,比如现在还只有一单生意上门,生意并没有蜂拥而至,其实,大家都还只是在观望呢!可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非常之不容易,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所以,敢于尝试的人很少,大家都更愿意相信和依赖亲眼所见的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不过,巧巧对此并不担心,她对小峰和小山做厨子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她相信,凭借小峰和小山的厨艺水平,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会是迟早的事qíng,当有了好的口碑效应,红火的生意自然也就不用发愁了。

  另外,在巧巧的眼里,小峰是非常适合做村宴酒席的厨子,因为他力气大、脚程快、gān活有耐力、能吃苦,完全符合村宴厨子的必要条件,而且他为人又十分地豪慡,适合和人打jiāo道,所以,假如做一个村宴酒席的厨子的话,他无疑将会非常地成功。而小山就不一样了,基于众所周知的明显的xing格原因,他比较适合在酒楼里做厨子了,而且,小山做出来的菜有一种更为细腻的感觉,而这种细腻就是酒楼菜肴的特色和不可或缺的品质。

  用一个比方来形容的话,小峰做出来的菜像烈焰,味道浓烈,品相雄浑、壮丽,应该会更受村子里人们的喜爱,因为他做出来的菜实在,更贴近村民的个xing;而小山做出来的菜像漂亮、芳香的花蕊,jīng细而雅致,则更符合城镇里人们的品味。

  小峰厨子生涯的第一单生意是以预定的方式进行的,这是村庄里的普遍习惯,请厨子做酒席一般要提前半个月以上就同厨子说好,小峰的第一单生意恰好就定在半个月之后,菜单已经同主家商量好了,他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来为之准备。

  生涯的第一单生意对一个刚入行的厨子来说,是非常地重要。小峰以及全家人都很看重这第一单生意,为此,小峰把这次酒席上的每一道菜都在脑中反复地思索,和曾大树以及小山反复地讨论,想要力求做到最好。但是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他非常遗憾地不能把那十二道菜肴全部进行事先的实际演练,而只在少数的几个菜上进行了尝试,其中就得感谢韩云天送来的大肥鱼。现在小峰和小山做起鱼来是游刃有余,熟练得不得了,得空的时候,他们和虎子还会自己去河边钓鱼,所以巧巧家一般是不缺鱼ròu吃的,同时,小峰和小山也经常能拿鱼来练练手。

  小峰已经顺利接到第一单生意了,但是小山还没有开张,对此,小山的qíng绪很低落。小山的媳妇邓铃铃因此对小山温柔地劝解道:“小山,咱们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再等等看。”

  “嗯。”小山脸上的着急神色缓了缓,心qíng稍稍平和了些。

  邓铃铃又接着温柔地劝道:“我们先不急着做生意,你先把厨艺练好了,有了好厨艺,自然就不用担心没有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