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俺种田_作者:夏天水清凉(25)

  今天的点心也是曾大树做的,面条还没有上桌,大家就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于是大家都隐隐地期待起来。待巧巧的六婶和赵杏花笑着把两木盆面条端上了桌,大家都惊呆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jīng致、好看的点心,然后大家忍不住尝了一口,满口生香啊,实在是美味极了!最后,两盆面条都被吃得jīng光,小孩子们更是吃得满嘴流油。

  吃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满意,真想不到曾大树的菜竟做得这么的好了,巧巧的爷爷奶奶更是笑得满脸jú花,眼睛都眯成了一条fèng!因为曾大树还在厨房里忙活着午饭的菜肴,巧巧的姑姑和婶婶们纷纷涌去了厨房,向曾大树取经去了。

  好不容易等来了午饭时间,大家都对中午的菜充满了期待!席上,从厨房出来的妇人们滔滔不绝地说着曾大树做菜的qíng形,大家都是赞不绝口。

  很快,第一道菜上来了——三鲜汤!菜名很普通,很传统,一般过年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都是它。但今天大家吃到的三鲜汤比以往吃到的都要好吃,而且味道很是特别。然后,在大家的称赞声中十二道菜陆续上齐了。分别是三鲜汤、蒸“huáng雀”、炒gān笋、红薯粉条炒ròu、莲子炖jī、香辣猪肚、紫菜鱼丸汤、木耳海鸭蛋、辣椒炒豆腐gān丝、菠菜炒jī蛋,再加上传统的炸鱼、蒸橘皮ròu。

  曾大树的首秀毫无悬念地赢得了满堂喝彩!大家都称赞他的厨艺比他们见过的所有厨子的厨艺都要高上许多。最后,大家分手回家的时候还在说着以后办酒席一定要请曾大树去做菜。

  曾大树厨艺的第一次展示完美收官!

  正文第二十一章机会

  曾大树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几个孩子把收到的荷包都上jiāo给了赵杏花。第二天,因为路途比较远,一家人起得非常的早,匆匆赶去七里外的巧巧的外公外婆家。

  赵杏花是家里的小女儿,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巧巧的外公外婆都临近六十岁了,跟着大儿子生活,巧巧的外公外婆所住的井潭村和乌山村的习俗很是不同。巧巧他们到的时候,巧巧的舅舅和姨妈们都已经到齐了。巧巧的两个姨妈嫁得比较近,而且嫁在同一个村里,就在离井潭村不到三里路的龙门村。所以到的比曾大树他们早。巧巧在外婆这边的孙子外孙里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很是受宠,被大家争着抱来抱去、亲来亲去的,弄得很是无奈。巧巧的大堂哥赵顺子今年刚好十八岁,巧巧的大舅舅已经给他定好了亲事,大人们都围在一起说着这个。

  “我们家顺子正好正月二十成亲,这厨子的活计啊就定给杏花的夫婿了。呵呵……”大舅娘何氏笑着对赵杏花说道。大舅娘因为今天有曾大树帮她gān活,正高兴的不得了。再加上大儿子的亲事,何氏笑得脸上都要开出花来了。巧巧的大堂哥顺子因为害羞早就不知道避到哪里去了。

  “大嫂,你这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谢你了!”赵杏花感激地说道。

  “这还谢什么,都一家子的亲骨ròu,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呵呵……”看来今天的何氏实在是太高兴了,就一直在乐呵呵地笑着。一屋子的人都被她的笑声给感染到了,也都跟着乐呵起来。

  “我看大嫂这是要有儿媳妇,就乐得不知天南地北了,呵呵……”巧巧的大姨妈忍不住打趣起何氏来。

  “那是,你们都赶紧来羡慕我吧,我这儿媳妇可是头一份,你们的还得等上几年呢!等我抱上了孙子,更是有你们羡慕的。呵呵……”何氏一个劲的得瑟着。

  “大嫂,你这可就不对了,这是在拿儿媳妇眼馋我们呢!赶明儿我就给我家明明订个娃娃亲去,也馋一馋你。呵呵……”巧巧的二姨妈说着,还不忘逗一逗身边的儿子:“是不是啊?明明?”

  许明明一张脸通红地跑了,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巧巧的外婆就训女儿道:“有你这么不靠谱的娘吗?”巧巧的二姨妈听了也不恼,还是笑呵呵的。

  到吃点心的时候,大家很是把曾大树一顿好夸,弄得曾大树都不好意思起来。

  吃完午饭后,曾大树一家就要告辞回去了,毕竟路远着呢,倒是何氏很是不舍,说她儿子成亲的菜还没定下来呢!非要留他们晚上在这住。巧巧的外公外婆也开口了。